有效协调城乡关系是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重要问题,城乡关系的变化是社会发展变迁中的一个重要缩影,正如马克思所言,城乡关系一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为之改变1765070。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和农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以说“三农”问题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三农”问题与城市发展始终是一对孪生兄弟,“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放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整体思维框架之中。从理论上来说,城市与乡村是一对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协同主体。乡村与农业农民连在一起,城市与工业化、现代化连在一起。城市的出现是乡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反过来,城市的不断发展又会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乡村经济,促进乡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及交往行为的改变。不断增长的城市经济为农产品创造出不断增长的市场,并吸纳乡村未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的发展也能够让更多的投资进入乡村,现代大规模农业的方式改变着传统农村的生产方式,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也能够有效地改善农村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然而,在中国,问题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这种理论上的和谐关系并没有真正出现,乡村和城市在一般人的头脑中依然是一个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概念,二者之间似乎总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城乡二元格局、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很难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