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共产党(毛主义者)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历史正义性。在印度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其中很多是在印度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但印度共产党由于主观上的失误,特别是未能像中国那样形成成熟的土地革命策略,因此没能引领印度革命最终走向成功。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印度“毛主义运动”是印度社会沉疴遇上新自由主义的毒药、旧有的矛盾和新生的矛盾耦合而催生的产物。与前几波共产主义运动相比较,这一波运动的领导者印度共产党(毛主义者)通过总结几十年农民运动的经验教训,借鉴国情相似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坚定地选择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在这波运动中体现出了更为坚决的斗争性,策略上也更为成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印度革命和中国革命同时起步,印度革命与中国革命,印度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有诸多可以比较之处。例如,印度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当时的印度和中国都在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情况下沦为西方帝国主义的附庸,两党的历史使命同样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扭转近代以来这两个古老东方大国的苦难命运。当时印度共产党的主要对手是印度资产阶级利益代表国大党,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对手是中国资产阶级利益代表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而印度共产党只在民族独立进程中扮演了国大党小跟班的角色,印度最终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印度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分裂的历史,浓厚的宗派主义斗争倾向严重削弱了印度共产党的实力,使之难以形成合力促成印度共产主义运动的胜利。如今印度三支最有影响力的共产主义力量分别是: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印共(马)]和印度共产党(毛主义者)[印共(毛)]。前两支共产党主张走议会斗争道路,并在印度三个邦执政多年,2010年由于处理邦内开发区农民和垄断利益集团利益不当而落选;印共(毛)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数量可观的民兵,主张效仿中国革命发动人民战争武装夺取政权,最终在印度实现社会主义。印共(毛)所领导的毛主义运动是70年代纳萨尔巴里运动的延续,但其规模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50年代的“特仑甘纳农民起义”和70年代的“纳萨尔巴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