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印度农业生产组织及其制度变迁—,对印度农业转型的一种诠释。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印度农业现代化沿着生计农业而非资本主义农业的方向发展呢?只有对这个问题给予了令人满意的回答,才能使我们对印度农业转型的观点得到完全的说明。在笔者看来,要解释印度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发展的原因,我们就必须把印度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及其制度框架的变迁作为我们分析的出发点。
王立新: 0 1975年生,袓籍河北省行唐县。1993年进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学习世界史,1997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世界史硕士学位,自2001年起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初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曾发表《农业资本主义的理论与现实:绿色革命期间印度旁遮普邦的农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工业化问题研究范式的反思和重构:从工业主义到重农主义》(《史学月刊》2006年第1期)和《农业转型概念的双重化》(《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等多篇专题论文,翻译赫尔曼·库尔克和迪特玛尔·罗特蒙特合著《印度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8)。近期研究领域为印度史和国际比较视野中的三农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