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他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意义很多,但从根本上讲,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改革开放,研究报告,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辛向阳: 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国家出版基金评委。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社会兼职有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等。出版个人专著20部,主编和参与编写著作3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40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50余项,先后获得30余次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