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对城市的建设投资越来越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城市不断得到美化,对受到损坏的社会住宅街区的再生和改造工作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城市郊区化发展政策并没有得到削弱。
在经济如此萧条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城市的建设质量?
在“光荣的30年”期间(1945~1975),方程式很简单:经济受行政管理,国家主宰投资,将新兴工业创造的增加值的一部分重新分配给城市的发展。国家以被储备局(公共金融机构)掌控的银行系统为依靠,储备局在高膨胀时期大量发行货币,而偿还的责任落到了后代的头上。在修复了战争的创伤后,城市的投资主要用在城市扩张,通过修建大型集体住宅来满足史无前例的人口增长的需求。当时并没有考虑到美化城市,而是希望使其运转得最好,满足尽可能多的新的城市人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