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型的增长方式注重增长的经济成本,忽视对生态环境价值消耗带来的环境成本,面对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趋势,必须把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经济增长质量体现的应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把对环境系统的隐性成本纳入经济系统,是以最小的环境成本获取的经济增长,只有扣除环境成本后的增长才是可持续性的增长,以尽可能低的环境成本实现的增长才是有质量的增长。建立环境产权的制度约束机制,加强企业环境污染成本的核算,把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的成本核算、生产和投资决策,激励其进行清洁生产技术的创新,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提高它们的市场竞争力,这种技术创新和提高可以补偿环境成本内部化带来的企业成本提高,纠正了外部化环境成本造成的价格机制失灵,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使经济增长摆脱环境污染的约束。因此,环境成本内生化是实现质量型增长方式的基础,要实现环境成本由外生化向内生化增长方式转变,首先需要对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测算。只有测算出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多少才能对资源环境问题有一个直观方面的认识,是把认识引向深刻以寻找其根源的基础。但是目前国内对环境成本计量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又缺乏数据的支持。
根据SEEA和《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环境成本包含资源的价值,包括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资源消耗成本包括能源矿产资源消耗成本、水资源消耗成本、森林资源消耗成本和土地耗减成本等;环境退化成本或者环境污染损失成本是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由于污染物的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货币表现,是各种污染排放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环境退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