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鸿沟曾经是数字鸿沟的基本形态。伴随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接入鸿沟缩小、应用覆盖增强,但人们从互联网技术应用中获得超额收益(红利)的差异依然存在。本文提出互联网资本框架,用于考察红利差异的来源和影响红利差异的机制,认为与接入鸿沟缩小相伴随的是互联网连通性和平台的发展,它提供了机会,让人们把以往投入的各类资产在互联网上转化为有差别的互联网资本(组合资本),从中受益。本文进一步认为,资产转化的规模和转化率的差异正是红利差异的来源,它既受两个“乘数效应”的影响,也受互联网市场平台的影响。
经济社会学,金融社会学,举债融资,文集
邱泽奇: 邱泽奇,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张樹沁: 张樹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刘世定: 刘世定,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教授。
许英康: 许英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