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欧盟和中国如何互相学习以促进非洲的发展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How the EU and China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to Advance Africa’s Development

文章框架:中国经济放缓在全球引发重要关注;中国与非洲接触的事例;中国一直是非洲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中国的“新常态”加上“走出去”战略为非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中期机会;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一种资产。

观点摘要:

1.中国经济放缓在全球引发重要关注。然而,背后的故事揭示了中国的GDP增长预计在2016~2020年仍平均保持在6%左右。这一增长放缓——被称为所谓的中国“新常态”——正在改变中国与其他全球经济体贸易和投资关系的速度和质量。非洲经济体也在其中。我们在中非关系的变化中看到了为欧盟(EU)提供的宝贵经验教训,因此,其将如何重新定义与非洲大陆未来的关系?现在是时候去研究这些发展动态,以探索非洲、欧盟和中国的三方参与和互利合作的新协同效应,这有可能促进更具包容性及可持续性的发展。

2.已经有许多关于中国与非洲接触的事例,涵盖范围广泛,包括贸易、投资和对外援助。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不仅包括赠款、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是外交、发展合作和业务目标的结合,并且非常专注于基础设施和生产活动。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中国对非洲的参与往往被描绘为一种简单的方式——过于消极或过于积极的——这阻止人们进一步思考。有些人认为中国在非洲的行动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的,以帮助中国企业获取资源,并批评这些行为破坏了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DAC)中达成的援助原则。其他人称赞其所看到的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不管我们如何评判中国与非洲的接触,中国无疑已经并将继续在非洲拥有强大的发展影响力。不管中国参与非洲的方式是否符合现有标准,就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而言,这不应该阻止我们探索中国参与非洲事务所包含的“附加值”。

3.中国一直是非洲增长的关键驱动,正如非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中心显示的那样,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自2000年急剧上升。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从绝对意义上讲,这种贸易动态见证了过去十年里中国对自然资源需求的积极贡献,非洲的出口额从2000年的1424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5666亿美元,增加了三倍。然而,较低的商品价格、主要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放缓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整体薄弱,为非洲经济和商品出口带来重大不利影响。商品价格不仅是不可预测、高度不稳定、容易下跌的,而且繁荣与萧条可以使价格在十年之内变动40%~80%。非洲政策制定者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推进结构转型。

4.尽管存在着显著的短期挑战,中国的“新常态”加上“走出去”战略为非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中期机会。针对发展中国家,北京计划提高价值链,提升高科技生产能力,对于低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中国可以外包并进行工业能力建设。重新安置来自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可能会加强石油进口国较低价格商品的积极收入效应。2010年非洲的人口为10亿,到2050年,该地区的人口将翻一番,这为开发利用提供了另一种资产。同样,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一种资产,尤其是到达欧洲的海洋路线,这条路线包括东非。随着来自中国的“丝路基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资以及进行其他融资,中国已经准备在东非建立制造业中心。

5.非洲的工业化位居中国的议程前列。在2015年12月于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一项中非工业化项目,在非洲国家建设并扩大工业园区。这正好与中国担任G20轮值主席国的优先事项一致,即支持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然而,中国对非洲的参与超过了促进工业化、生产活动和基础设施。中国越来越将探索知识共享作为一种手段,来推动合作国家的发展决策。去年9月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CIKD)。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的创建表明中国愿意分享自身发展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毕竟,中国经历了近年来最大的扶贫:在1990~2011年,中国每天生活费用低于1.25美元的人口数量从6.894亿下降到8410万。

6.中国的“新常态”为非洲提供了经济机遇,同时也提出了非洲、欧盟和中国之间的新三边合作模式。2015年通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超越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将重点放在向穷人提供基本服务方面,再加上非洲开启了自己的“2063年愿景”,现在是重新定义商业、促进更多参与和合作及推动非洲结构转型的恰当时机。非洲联盟的“2063议程”为每一位捐赠者在2015年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这是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或者来自发展援助委员会的成员应致力于的事项。事实上,中国和欧洲需要支持非洲自身的发展议程。因此,要意识到非洲的结构性转变不需要整合而是应该进行互补,这也是中国和欧盟参与非洲应采取的方式。欧盟及其成员仍然是非洲最大的捐助者。欧盟的发展议程建立在最近的千年发展目标政治框架的基础上,旨在消除贫困,使世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解释了欧盟为什么强烈关注社会发展方面,而较少关注生产活动方面。中国与非洲在这些经济活动上的相互作用为扩大欧盟与非洲大陆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同样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普遍性和多维度为新三角合作形式提供了真正的潜力。例如,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建立有弹性的基础设施,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工业化以及促进创新”表明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对于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7.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这样的组织,如欧盟、中国和10个非洲国家这样的完全成熟的成员,可以在全球、国家和区域各级层面提供分析和比较政策、知识共享以及关键的对话平台。这种坦诚的交流支持在包容性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全球价值链方面形成政策的开发、协调和一致性。这些途径可以利用欧盟和中国对非洲的比较优势,完善非洲、中国和欧洲在援助、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从而迎来一个具有互利的经济合作以及在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方面进行更广泛合作的新时代。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