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s Soft Power and Sino-EU Cooperation in Africa
文章框架:中国外交的独特特点源于其历史;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合作;中国和欧盟决定使“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欧洲投资计划”;中国和欧盟。
观点摘要:
1.约瑟夫·奈(Joseph Nye)认为,文化、政治价值观念、外交政策是构成软实力的三大源泉。软实力因素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如何最好地描述中国外交软实力?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外交的独特特点源于其历史。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曾经指出,一个人的生命意义绝对是“自我”,因为它是人类的天性。然而,他也明确地说,“自我”是永远不会独立的;为了完善自己,一个人应该平等照顾别人。如果你想获得成功,那么你必须帮助别人取得成功。这不仅出于道德上的原因,还是基于现实原因:如果你只追求自己的成功,甚至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那么你的成功不会持续太久。
2.一个非常合适的例子就是西非国家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几内亚比绍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许多来自欧洲和北美的渔业公司在该国海岸附近开发渔业资源。然而,最奇怪的是,尽管这些年来这些渔业公司捕捞了大量鱼类,但是向几内亚比绍市场出售的鱼还很缺乏。1984年,一家中国公司来进行帮助,并专注于两个关键问题。首先,它帮助几内亚比绍生产自己的渔船;其次,它培养当地的渔业技术人员,使几内亚比绍人可以自己捕鱼。仅仅一年之后,当地居民终于能够购买和食用他们海岸上的鱼。这个故事完全符合很流行的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都知道非洲是一个有着丰富资源的大陆,它实际上比中国、美国和欧洲的总规模还要大。然而,即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巨大的大陆也是最不发达的地区,并常年遭受贫困。非洲贫困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大多数国家没有独立的产业和自我发展所需的必要能力。根据中国的经验,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这种高水平贫困和不稳定的最紧迫的优先事项。
3.去年年底,当出席中非合作论坛(FOCAC)约翰内斯堡峰会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和非洲达成10项合作计划。这些计划的最重要特征是为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国向非洲大陆做出承诺,同时也帮助增强非洲的自我发展能力。截至今天,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参与到为加强非洲生产能力而开展的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中。就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合作而言,欧盟不应仅仅是一个旁观者。在过去的十年中,欧盟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主要集中在双边经济合作上。然而,目前中国和欧盟在扶贫工作上观点一致,并致力于各部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国和欧盟需要在解决非洲问题上承担责任,并鼓励能力建设。一些欧洲和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建议不仅要专注于双边关系,而且更要关注“三方对话”,并进一步加强与非洲的合作。
4.2015年6月,作为中国总理李克强到布鲁塞尔出席第17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代表团的成员之一,笔者听到了欧盟对有关中国通过生产能力合作探索第三方市场建议的积极反馈。中国和欧盟决定使“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欧洲投资计划”,并建立中欧联合投资基金。该倡议涉及国际合作,这将使欧洲和中国共同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开发第三方市场。一方面,比起世界上其他地区,欧洲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需要将这一先进技术商业化的能力。因此,通过与欧盟和中国的共同努力,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同时也会增加它们的个人市场份额。目前,许多非洲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电力问题,改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需要依靠铁路、电力、电信等其他高端生产设备。在非洲开展生产能力项目的同时,中国企业需要从欧洲国家购买一些设备。鉴于中国成本效益好的生产能力项目和欧盟世界一流的设备与技术,参与交易的各方将从中受益。
5.在当代,20世纪科学和工业革命的势头正在消退,同时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增长潜力和发展模式正在缩小。因此,我们今天面临的考验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在应对这样的挑战时,中国和欧盟不仅要通过稳定增长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且也应解决根本问题。中国和欧盟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好自己的事务,并通过更紧密的合作来关注他人所面临的挑战。此外,鼓励我国企业支持中国、欧洲和非洲的互联项目是必要的。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发展也将有助于欧盟和中国达成它们的目标。今天没有一个单一的实体或国家可以单独取得成功。作为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中国和欧盟应本着合作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共同努力,以实现双赢合作,为世界开辟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