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欧盟与中国在未来十年的合作理念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Ideas for EU-China Cooperation in the Next Decade

文章框架:中国和欧盟最近庆祝双方建交四十周年;国际社会目前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进一步深化中欧合作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the Belt and Road)作为“新丝绸之路”将促进中国和欧洲之间更加密切的联系;“丝绸之路”代表的不仅仅是商业;知识交流的潜力是巨大的。

观点摘要:

1.中国和欧盟最近庆祝双方建交四十周年。在政治上,中国和欧盟不仅是战略伙伴,举行年度峰会、高层对话以及高级官员对话,而且在全球和平与稳定中拥有重要的利益关系。在经济上,中欧不仅是对方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还共同负责全球大部分的经济产出和贸易。此外,双方对彼此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事实上,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密集的人流量,无论是游客、学生还是专业人士。我们目标明确,正在跟随中欧2020战略合作议程,以进一步加强中欧在关键领域的合作关系。那么我们下一步做什么?

2.在许多方面,国际社会目前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其原因是复杂的、无国界的,并且解决方案超越任何单一国家或经济体。它们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往往是非传统的。去年是一个痛苦的例子,无辜的人在血腥的内战冲突和暴力恐怖袭击中失去了生命。科学家们称2015年“也许是最热的一年”,这是一个巧合!然而,它也提供了希望和至少两个例子,证明了有效多边主义的价值。让我们回顾一下中欧在伊朗核谈判和巴黎气候会议上的共同积极参与。

3.进一步深化中欧合作和参与,促进和平与稳定。内战造成难以想象的痛苦,往往演变成区域冲突,其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邻近地区。如果没有正确执行,那么不扩散会破坏国际体系的力量,设定危险的先例,并威胁全球安全。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那么发展援助不能正确部署——如果没有有效的发展援助,那么仅仅有安全是无法保证长期稳定的。合作是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唯一途径。

4.欧盟和中国应该继续努力,充分利用双边关系,共同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在国际舞台上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角色。让我们探讨具体的有形合作形式——欧盟及其成员对危机管理以及维和行动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此同时,中国最近宣布有意向加强其在这方面的参与。不要忘记我们是官方发展援助的主要捐助者,在具体的全球举措中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如最近推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让我们探索最需要我们援助的国家和区域之间的协同效应。让我们把伊朗核谈判的精神运用到其他复杂的地区问题上,从而再次证明多边主义的相关性。我们不要忽视国际法的价值和重要性,它在和平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成功可能远未确定,但是我们负担不起不去尝试的奢侈。

5.进一步促进双方经济关系。在这一努力中有两项举措——双边贸易与投资协定和“一带一路”倡议。首先,双边贸易与投资协定的谈判正在进行中,这对在中国的投资者的权利非常重要,反之亦然。此外,它可以作为未来推出的中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一个跳板。毫无疑问,一个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需要大量的时间、承诺、努力和耐心。鉴于我们强大的经济关系和将其提升到另一个水平的愿望,在自由贸易协定激增的世界里,任何不将雄心勃勃的贸易协议提上日程的国家将错过一个机会。关税壁垒的消除应该与非关税壁垒的消除相匹配,欧洲和中国的公司应该享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以及政府采购的平等准入,标准应统一,服务贸易应扩大到符合其潜力,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应进一步加强。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希望这一提议会被专家考虑。其次,古丝绸之路的概念经常被用来指代古代中国和欧洲的第一次接触以及它们未来的关系。毕竟,“一带一路”倡议(the Belt and Road)作为“新丝绸之路”将促进中国和欧洲之间更加密切的联系,从而进一步连接亚洲、非洲和中东的其他地区。欧盟和中国已经致力于探索欧盟的全欧交通网络项目(TEN-T)和“新丝绸之路”之间的协同作用。此外,包括斯洛伐克在内的一些欧盟成员已经表示有兴趣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并达成谅解备忘录。把我们所讨论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基础设施项目将需要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进行上述贸易与投资协定的谈判。然而,这种合作形式的潜在利益将超越欧盟和中国。古丝绸之路的一些经验教训甚至在今天都是有效的——商品只有在贸易航线安全且贸易能为沿古丝绸之路的所有城市带来繁荣的情况下流通——从而增加“一带一路”倡议的吸引力,如可以学到并应用一些新的经验教训,包括服务和数字市场的交换。

6.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丝绸之路”代表的不仅是商业,而且可以促进人的流动、文化的融合以及知识的交流,是民间交往和科学合作的等价物。唐朝都城长安(今天的西安)位于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现在许多全球城市都渴望成为的城市,具有动态性、复杂性,是一座商业繁荣、艺术繁荣、思想流动的城市。过去有鼓舞人心的例子,可以结合今天的大胆想法,以确保未来的利益。高水平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应该等同于我们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如果没有我们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直接参与,那么保持真正且持久的伙伴关系是不可能的。欧洲“在多元化下的统一”的座右铭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特色的文化之一的独特地位,使我们的文化交流充满灵感。通过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形式,我们应该继续为文化对话提供充分的支持。此外,我们还应该继续优先考虑各级教育和青年之间的交流,包括大学合作,联合研究项目和欧盟Erasmus+(EM)奖学金项目。这些长期投资将是我们在未来发展关系的关键。

7.最后的建议是知识的交流,这可能不像贸易、投资或人与人交流那样很容易衡量,但是可以为双方、为全球社会带来持久的、大规模的利益。我们正越来越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应该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中心,也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合作。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首先是气候变化,需要呼吁创新和持久的解决方案,这反过来又需要调整双方的需求和供应关系以及一些合作。巴黎协议的成功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大参与者以身作则的承诺。中欧已经以重要领导人的身份出现,拥有能源联盟(Energy Union)(直接关系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并且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中拥有联合全球领导地位。其次,我们的双边关系产生明确的全球性影响,并且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影响力的潜力。

8.知识交流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为缓解气候变化做出的努力将不可避免地使我们日常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包括生产和能源消耗、种植食物、使用水、规划城市、工作以及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方式。这些变化为科学的参与创造了巨大的机会,并可以为我们现有的政治、经济和人民的合作增加另一个重要支柱。我们的科学家应该一起合作以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寻找现实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将使我们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转变为应用知识合作伙伴关系。毕竟,“知识的本质是拥有它,并应用它”。

9.当考虑到我们与中国的关系现状时,很难不提数字——我们的人口规模、经济以及贸易和投资流使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成为今天最重要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之一。我们的关系一直在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双边问题。二十一世纪表明,如果复杂的危机突然出现,那么预测未来是存在风险的。欧盟和中国必须继续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并力求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有必要推动雄心勃勃的项目,并注意到中欧在全球范围内的关系。因此,在两国建交五十周年前,接下来的十年有可能成为双方关系最重要的十年。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