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制造业的成就和缺陷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China’s Manufacturing Successes and Pitfalls

文章框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地理区域内与许多国家展开合作;中国国家制造业战略在过去20年的主要成果。

观点摘要:

1.自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建立了原定每年有1000个名额的优才计划,以系统地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人才,为中国机构和企业工作。这一战略不仅吸引了海外的中国人才,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非华裔人才。这些顶级人才的涌入必将有助于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2.许多领先的中国制造企业也开始通过合并与收购其他公司以寻求海外发展的机会(如沃尔沃被吉利收购;IBM的PC业务,摩托罗拉的移动智能手机业务被联想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被万向集团收购),此外,这些企业还在北美洲和欧洲建立研发中心,开发生产设施。中国政府还制定了各种激励政策,鼓励这种类型的海外扩张。

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the Belt and Road),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地理区域内与许多国家展开合作。中国还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the Belt and Road和AIIB框架下,中国制造企业将参与更多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虽然这些项目可能不一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但它们可以是一个短期至中期的解决方案,以将这些公司的产能过剩问题解决掉。

4.中国国家制造业战略在过去20年的主要成果包括:①有效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②复苏制造业和激增出口;③在产品创新、制造工艺的发展和管理技能上,大大提高了技术能力;④建立了横跨不同行业的错综复杂的供应商基地,不同地理区域的制造业正在集群创新并获取了技术经验。

5.然而,对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环境恶化和能源消耗效率低下以及无序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竞争(如太阳能发电产业、汽车装配、风力发电机、半导体照明)。这种低水平的竞争已经不必要地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金融资源,而这些资源应该被用于推进新的创新和新的增长机会。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