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an the East Asia Summit Continue to Prop up ASEAN Centrality?
文章框架:东亚峰会(EAS)并没有着眼于处理区域安全问题;扩大东盟峰会成员及其议程;所有东盟对话伙伴都毫无例外地强调遵守东盟中心原则;对东亚未来的阐述。
观点摘要:
1.2005年在吉隆坡举行的第一届东亚峰会(EAS)并没有着眼于处理区域安全问题,可能由于其创始成员的担心,注重敏感的区域安全事务可能不利于制定协议与展开合作,反而加深它们之间的分歧。
2.美国和俄罗斯都不是创始成员。前者对加入似乎没有兴趣,后者有意申请加入但被拒绝,因为它与东亚合作伙伴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没有“实质”关系。然而,五年后,在东盟峰会决定讨论安全问题后,美国和俄罗斯都于2011年被邀请加入。
3.扩大东盟峰会成员及其议程的决定背后是东盟的关切,尽管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但该区域的潜在冲突也在增加。主要大国的广泛和相互中立的存在可能被认为是阻止这一趋势并且维持东盟价值极高的区域中心地位的手段。令人不安的是,该地区的政治变化仍然在或多或少地进行中。只要东亚在经济上做它正在做的事情,那么事情看起来就可以忍受,并且东亚似乎有足够的时间去规划,一步一步地构建新的区域安全。
“所有东盟对话伙伴都毫不例外地强调了遵守东盟中心地位的原则,并且有一种根本的感觉,即实际维持东盟中心地位正在变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4.在2015年下半年,最近,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一系列东盟峰会之后的情况是,东盟共同体已按预期启动,一些新的行动计划和2016~2025年路线图证明了东盟仍然决心深化和多样化其连通性。第十届东盟峰会谴责暴力极端主义,并强调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宣扬温和对抗伊斯兰国。它也没有忽视区域海事合作的必要性和中国南海局势。
5.在这种背景下,所有东盟对话伙伴都毫无例外地强调遵守东盟中心原则。然而,有一种潜在的感觉,即实际维持东盟中心地位正变成一项艰巨的任务。所谓的亚洲悖论(强化密切经济伙伴之间的战略对抗现象)以及该区域日益复杂和日益加快的发展速度,都不利于加强东盟的团结。可以证明这一点的是,在吉隆坡峰会前夕,十个东盟成员中有四个选择加入由美国领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不是等待东盟自己启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此之后,东盟防长扩大会(ADMM-PLUS)未能就新一轮南海紧张局势达成共识。
6.东盟的中心地位以及基于它的整套对话平台是否处于危险之中?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做什么来使东盟峰会(以及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防长扩大会)的运作符合不断变化的现实?在没有对这些相关问题做出严肃反应的情况下,东亚的未来可能不会像许多人仍然预期的那样明朗和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