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全球秩序和新的区域主义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Global Order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文章框架:最新的区域经济组织浪潮可以归结为经济危机和新兴经济体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全球和区域机构之间的紧张关系经常是由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竞争所引起的;新的区域主义也有利于现有的全球秩序;区域组织具有与其专业角色相关的额外优势;区域组织成员减少导致其范围缩小;区域和全球机构之间以及区域机构之间的关系在全球治理中是重要且具有争议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新创立的机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立代表着多边开发银行的创立浪潮;新多边开发银行的好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立志要比世界银行更加精简和高效。

观点摘要:

1.最新的区域经济组织浪潮可以归结为经济危机和新兴经济体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金融危机引起了该地区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其政策以及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策主要推动者美国的反感。虽然日本提出的建立一个成熟的亚洲货币基金组织未能成型,但在中国和日本的支持下,东盟“10+3”创立的清迈倡议成为一个替代的资金来源。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要求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从危机中迅速恢复,经济持续增长的水平高于核心工业化国家。美国和欧盟(EU)不再是意识形态的领导者或全球经济的动因。由于这些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获得更大的投票权和份额的改革步伐缓慢,它们从而寻求外部选择,特别是加强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和设立新的多边开发银行(MDB),例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DB)。2010年希腊开始的欧元区危机导致欧盟建立了欧洲稳定机制(ESM),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区域金融机构。欧洲机构在危机期间发挥的作用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挑战。即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背景下开展合作。

2.过去全球和区域机构之间的紧张关系经常是由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竞争所引起的。尽管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担心“欧洲堡垒”,但在冷战结束后欧洲成为一个内向型欧洲,美国和欧盟的伙伴关系仍然持续,欧盟成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超乎想象的作用。区域挑战现在可能变得更加尖锐。首先,对全球机构中权力分配不满意的新兴经济体和全球化的反对者在工业化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全球机构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提出质疑。其次,全球和区域机构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再是由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竞争所引起的。这两个主要的经济地区促进了大型贸易协定,然而,在其他问题领域,那些旨在减少美国和欧盟在全球机构中主导地位的国家则面临着区域挑战。巴西、中国和印度提出了改革全球秩序的要求,并试图利用区域选择来改变全球影响力。因为美国不是新区域组织(如AIIB,清迈倡议多边化或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所以华盛顿产生了全球规范和机构受到威胁的看法。最后,新区域组织在规模和范围上表现出更大野心。欧洲稳定机制和清迈倡议多边化可以调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当的金融资源。

3.尽管人们普遍认识到全球治理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区域挑战问题,但是新的区域主义也有利于现有的全球秩序。当全球机构受到严格限制时,其最大的潜在利益来自额外的财务和组织资源的贡献。理论上,C.兰德尔·亨宁(C.Randall Henning)所描述的九大区域金融安排(RFAs),可以调动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大的资源。AIIB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承诺发展贷款业务,以加强亚洲和发展中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补充了多边开发银行的贷款业务。虽然区域组织可能会贡献新资源,但有几个条件需要附加在这个对全球治理具有明显好处的事情上。因为区域组织的资源可能只针对其成员的狭隘目标而非全球性目标,或可能无法与全球资源同等程度地使用。例如,一些区域金融安排已经在金融危机中被测试,在压力条件下,很难迅速部署资源。此外,部分替代效应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致力于区域组织和操作的资源可能会阻碍对全球机构的贡献。

4.如果能够与全球机构协调操作,那么组织分工的专业化是新区域组织和倡议的另一个潜在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有些区域金融安排依附于该组织具有专业化的财政援助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分析和程序设计,只有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划到位后,超过一定限度的区域资源才可以被挖掘。尽管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但WTO争端解决机制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成功机制,吸引了众多工业化和发展中经济体依据该机制解决贸易冲突。AIIB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专注于基础设施贷款业务,专攻和补充现有的开发机构机制,如世界银行。劳动分工也是人权制度的特征:适度监督和执行权利的全球公约定义了人权范畴,同时区域人权委员会、法院和贸易协定将强制执行这些权利。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性,区域维和部队往往比联合国维和人员能够更迅速地被部署并维持部署。

5.区域组织具有与其专业角色相关的额外优势。竞争本身可以通过鼓励创新和实验造福全球和进行区域治理。大型区域贸易协定和其他多边协定旨在扩大贸易和投资议程,最终其全部或部分内容将可能被WTO的多边协定合并。AIIB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承诺区域组织将做到“精益和绿色”,并坚持不烦琐的贷款程序,以实现员工精减的前景。在新区域性机构出现之前,区域组织竞争破坏了全球的“宗旨和原则”,这将是一个被持续关注的问题。竞争并不能够带来创新和效率,而会在政策规范方面产生分歧和冲突。因此,全球和区域机构在这些宗旨和原则上达成共识,并达成一致分工协议,以作为不进行破坏性竞争的保证。美国反对AIIB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认为它们具有削弱世界银行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环境治理标准的潜力。尽管区域组织与联合国在维和行动方面开展合作,但它们也不赞同联合国的目标和计划,这将增加风险。

6.区域组织成员减少导致其范围缩小。这些组织是为成员提供利益的俱乐部。一些利益对全球秩序会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组织成员保留其独家使用的其他利益。新经济区域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属于富裕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计划。许多最贫穷的国家和地区被排除在成员之外。除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南亚地区的国家在任何已有的区域项目中都没有成为成员。非洲的国家在区域人权和维和方面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它没有加入区域金融安排,这将不利于它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或AIIB中获得收益。

7.确立“宗旨和原则”的共识,以遏制规范分歧,明确分工,禁止某些类型的竞争——关贸总协定(GATT)的第24条款是制定这些规则的最早努力之一。GATT可以作为范例来扩展,尽管在目的和原则上达成共识,且达成分工协议,但想要防止破坏性竞争可能仍具有挑战性。C.兰德尔·亨宁提出几个规则,类似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第24条款,指出新的区域竞争者要分工明确,限制竞争和增强透明度。就多边开发银行而言,其竞争准则没有达成一致,虽然美国已经明确表示强烈反对任何与世界银行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的竞争,但是这将降低贷款标准。根据王红英(Hongying Wang)的描述,就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对这些规则的回应而言,它们已经给出信号,AIIB已经决定就其起步项目与现有的多边开发银行进行联合融资。

8.区域和全球机构之间以及区域机构之间的关系在全球治理中是重要且具有争议的。20世纪90年代,随着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北美自贸区的创立以及亚太地区各种区域合作倡议的兴起,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想知道这些区域集团是否会破坏全球治理框架。如今,区域性和其他类型的次全球性组织再次兴起。

9.在发展合作中,世界银行(WBG)这一全球性机构拥有多家贷款机构以及许多区域机构。事实上,有超过250家多边发展机构,包括20多家多边开发银行。过去,不同小组不时讨论不同多边开发银行之间的关系,但随着两个新的多边开发银行的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过去两年成倍增长。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是由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联合创立,致力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AIIB由中国发起,共有来自亚洲以及其他地区的57个创始成员,该机构的工作重点在于调动资源对亚洲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虽然观察家认为新的多边发展银行是新融资的来源并能促进更好的发展合作模式,但有人担心它们可能破坏WBG和传统的区域多边发展银行。

10.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都是新创立的机构,要评估它们对现有全球多边发展融资框架的影响还为时尚早。然而,两家银行已经创建了基本结构和规则,为其首个投资项目奠定了基础,并与国际开发融资中的其他参与者进行着互动。这些早期迹象为评估这些新机构的影响提供了初步基础。

11.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的创立代表着多边开发银行的创立浪潮。这些新银行是在国际秩序从工业化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转移时出现的。自2000年以来,金砖国家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已从8%增长到22%,而七国集团的份额已从65%下降到45%。与大多数传统的多边开发银行不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由新兴经济体引领,中国在其中扮演着特别突出的角色。

12.如果要评估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对多边融资发展的现有机构和框架带来的利益和风险,那么了解这些机制和框架的形成以及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提供的融资数额是十分重要的。

13.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可以带来的最明显好处是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额外投资。近几十年来,世界银行大大减少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而将重点更多地放在减少贫困、改善治理、难民问题、气候变化和其他广义的发展问题上。通过为基础设施发展筹集资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可以支持不同领域的发展,与世界银行形成互补。事实上,这就是这两个多边开发银行的发展目的。

14.新多边开发银行的另一个潜在好处是,它们为多边发展融资的改革带来强大动力。通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靠的开发融资,新多边开发银行向世界银行和之前成立的区域发展银行施压,迫使其对治理结构、投资优先和操作规则进行改革。在世界银行和主要的区域多边发展银行中,财力较大的成员往往拥有更大的决定权,因为它们对银行有更大的资金贡献。相比之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五个成员中平均分配其股票和投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组成也体现了成员之间的平等性。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平等主义治理框架为该行提供了一种其他银行少有的民主风格。对于世界银行来说,这种新的治理模式给予其提醒,在这个新兴经济体越来越被需要和尊重且迅速变化的世界,以往的运行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15.另外,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立志要比世界银行更加精简和高效。这两个机构都设有非常驻董事会,会在一年中定期举行会议,做出必要的决策。相比之下,世界银行设有常设董事会,据称每年会花费7000万美元。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承诺维持较少的员工数量,这与拥有10000多名员工和在全球有120多个办事处的世界银行形成鲜明对比。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瓦曼·卡马特(K.V.Kamath)批评传统的多边开发银行“过于僵化,效率低下”。较少的员工数量和非常驻机构让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有着比世界银行更高的运行效率,包括更快的项目批准以及专业人员和董事会之间更轻松的关系。这种新模式可能会促进世界银行进行变革,迫使世界银行削减成本和提高效率。

16.最后,新兴经济体建立自己的多边开发机构以支持基础设施发展,这很可能对世界银行产生刺激作用。各个国际开发组织和美国政府对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主要担忧是,这些新型机构会采取与世界银行和其他区域多边发展银行不同的规则。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新多边开发银行可能会破坏传统多边开发银行想要促成的标准、目标和价值观。

17.一方面,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的官员一再宣称,它们将遵循普遍接受的多边发展融资规则。例如,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莱斯利·马斯多普(Leslie Maasdorp)声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将从所有现有多边开发银行中吸取经验并学习它们的最佳实践。同样,AIIB行长金立群也表示,AIIB将努力把“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许多优势与私营和商业部门的最佳实践结合起来”,并坚持透明、开放、独立和问责的原则。事实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在其最初的体制建设中一直秉持着这种精神。

另一方面,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的官员已经谨慎指出,他们不会遵循现有的全部规则。事实上,在发表了向现有银行学习的声明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莱斯利·马斯多普补充说,“除了学习借鉴最佳做法,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将根据创立原则以适当方式实施下一步行动”。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评论AIIB时说:“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发展组织正在不断改革,这证明只有‘良好做法’而不是所谓的‘最佳实践’。”

18.新多边开发银行的另一大风险是中国在这些机构当中发挥巨大作用。虽然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有一个平等的治理结构,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和外汇储备比其他金砖国家的总和还多,中国相应地会对其他成员施加巨大影响。在AIIB中,投票权主要由经济实力和资金贡献决定,中国投票权占26.06%,印度和俄罗斯分别占7.51%和5.93%。中国在AIIB的份额远大于美国在世界银行中16.65%的份额。由于两家银行总部均设在中国,并在中国发行第一笔债券,中国不可避免地在这些机构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