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a Study of the NDB and the AIIB
文章框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寻求的一个新方式,以应对在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主要问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优先目标是填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大缺口;中国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举措能够推进国内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完善中国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最新尝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含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未来发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旨在发展成为一个高质量的国际化多边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面临的挑战;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是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实质性参与的里程碑。
观点摘要:
1.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中国寻求的一个新方式,以应对在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主要问题。AIIB于2013年10月由中国独立发起,中国是该行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在中国的一系列战略中最重要的金融基础和制度基础是“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连接亚洲和欧洲,把这两个地区整合成一个综合经济区,将中国的经济发展带入亚洲和欧洲的区域合作中。AIIB成功地吸引了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成为其创始成员,AIIB将为中国在全球金融和经济治理的持续参与提供所需的资金和制度基础。它也旨在维护中国在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强大推动力。
2.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DB)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CRA)的建立是在2013年,同年,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同一时期,AIIB的成立将对中国经济及其在“一带一路”沿线亚洲邻国中发挥关键作用。综上所述,AIIB和“一带一路”倡议两者协调。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当他在印度尼西亚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AIIB于2013年10月由习近平主席提议筹建。基础设施投资及相关融资平台是加强亚洲国家之间联系的关键,而“一带一路”倡议是这其中的核心理念。
3.AIIB的优先目标是填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大缺口。亚洲开发银行(ADB)预估,2010~2020年需要在基础设施方面(如在道路、铁路、港口和发电厂方面)投资8万亿美元。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目前只能满足这些投资的约八分之一。根据笔者的经验,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为经济增长打下坚实基础,符合经济发展的理论,因此,中国主张优先建设公路、铁路、港口、电厂和无线信号接收基站,而不是集中在社会领域,如医疗、教育和其他人类发展部门,尽管目前这些都是世界银行进行援助的主要领域。
4.中国建立AIIB的举措能够推进国内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以将其发展战略与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相融合。鉴于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对目前难以为继的投资主导型增长路径来说,AIIB将在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变中发挥关键作用。事实上,中国目前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是由先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导致的,而这些产能过剩问题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升级产业结构来加以解决。如今,中国在“新常态”经济下扩大对外投资,将其作为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部分。中国追求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实施全新的开放政策,在此背景下中国鼓励本国企业进行投资。新的对外开放政策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旧开放政策,这些旧政策强调吸引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并向它们出口商品。“一带一路”倡议将推进增长方式转变,AIIB将为这一过程提供重要的金融支点。
5.AIIB是完善中国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最新尝试。正如习近平主席(2016年)在AIIB开业仪式上的致辞那样,“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一再要求享有更大代表权并增加自己的话语权,但到2013年秋,当AIIB被提出时,该要求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从体制内部推动中国改变发展方向的改革无果而终,这是合理的结论,需要另辟蹊径去完善体制,特别是,通过从体制外部施加压力来进行改革。中国学者普遍称之为“渐进式改革”,旨在按照现有的标准建立一个新的多边金融机构。在这种情况下,AIIB可以作为一个替补,甚至是竞争对手,以在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内,通过竞争来推动改革。
6.AIIB的建立表明了中国努力改善国际金融体系的另一个考虑因素:更好地管理其巨大的美元外汇储备。AIIB的建立将通过多边金融机构,鼓励中国把重心转向用于海外投资的大量外汇储备上,因此,该举措减轻了中国对美元的依赖。多年来,投资美国国债是中国外汇储备的唯一选择。中国在这方面的举动包括通过货币互换协议推动人民币(RMB)国际化,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以及推动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AIIB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类似,将有利于中国利用其巨大的美元储备,在多边开发银行(MDBs)的框架下,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7.AIIB的建立表明中国第一次以领导者的身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创造新现实。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其主导的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将中国排除在外,推动了中国为寻求应对这一战略而采取措施。“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丝路基金”和中国国有金融机构的财务和制度支持,比如国家开发银行(CDB)、中国进出口银行(CEB)以及 AIIB,这些都将有助于扩大中国的战略空间以及在更广阔的亚欧地区寻找经济扩张的新契机。因此,中国在这方面进行着更多的多边努力,显示出更多参与其中的信心,甚至是领导一个国际组织。AIIB的建立显示出,自从2012年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中国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趋势,这其中的内涵与邓小平外交政策方针中所提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有异曲同工之效。
8.不同的是,作为 AIIB的创始国和最大股东,中国自己更关注于西方国家而不是其自身在该银行中的作用。美国和日本担心中国将在AIIB实施所谓的“中国规则”,并遵循其过去的投资模式,即对大规模的、有时是不必要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比如建设体育场馆,强行铲除村民住房,但补偿甚微,并忽视其西方同行推行的高标准投资(如环境保护、人权和反腐败措施)。
9.从许多方面来看,建立在高标准基础上的多边银行可能是中国真心实意的一种体现。中国经多方努力终于说服西方大国(如英国、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加入AIIB。AIIB从发达国家聘请资深管理人员作为高级员工,而中国也听取了成员提出的贷款建议。美国没有加入AIIB并成为其创始成员之一,这不是因为中国没有对此付出努力:AIIB行长金立群在该行的准备阶段,积极尝试让美国加入其中;此外,在习近平主席2015年9月访问华盛顿之后,美国似乎对AIIB的反对态度已经有所缓和。虽然中国占该行26.06%的投票权——这可以对AIIB的重大事项予以否决,但随着未来更多国家的加入,这种优越性将被稀释。这表明中国和AIIB其他创始成员的投票权份额具有灵活性,有助于消除任何认为中国有意控制AIIB运作的误解。
10.总之,中国建立AIIB的主要动机是努力利用该行改善国际金融体系,以满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巨大需求,并协调中国的宏伟战略,以更好地将自己的国家与亚洲和欧洲相连接。这也反映了中国开始转变与世界接触的方式。在外交上,中国正在改变其先前的双边外交方式,以支持新的多边机构。在经济上,它为中国产能过剩企业出口打开了大门,并允许中国为基础设施提供大量外汇储备。中国是否能说服持怀疑态度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向其证明AIIB是以高标准运营的多边开发银行,这取决于未来几年在中国领导下的AIIB的绩效。目前的焦点是AIIB的第一批贷款,预计将在2016年初的几个月发放。
11.AIIB的未来发展。经过两年多的筹备,AIIB在2016年1月16日正式开业。建立AIIB的关键举措是中国的低调游说,中国说服几个欧洲大国——尤其是英国——在2015年3月31日(日期)截止前加入了该行。AIIB的现任行长金立群以及该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的秘书长努力说服这些主要的西方国家加入其中。英国同意加入该行,并成为创始成员,这产生了“多米诺效应”,其他欧洲金融强国也紧随其后加入其中,如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尽管遭到华盛顿的强烈反对,但美国的其他重要盟国,如澳大利亚和韩国,还是相继加入了该行。
12.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领导人曾打算成立一个21世纪的一流多边开发机构。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中国早在2014年5月就开始到“西方”国家进行游说,比如日本和美国。中国没有明确表明将AIIB发展为多边发展银行的意图。中国媒体和精英们曾经大张旗鼓地谈论中国的过剩产能转移问题,并称该行将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有些人甚至称其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13.就AIIB真正成为一个多边开发银行而言,只有在成功赢得主要大国(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的支持后,中国领导人才会变得更加自信。中国似乎经历了内心的改变,由此,不是建立一个面向中国的银行,而是在环境保护、人权和治理的高标准下,争取建立一个真正的多边开发银行。中国与所有参与者进行全面谈判并于2015年6月29日签署协议。AIIB不是缩小中国利益的工具,这变得越来越清晰。也就是说,它没有明确地制定将国内过剩产能转移到世界其他国家的战略,以实现“一带一路”倡议。
14.AIIB旨在发展成为一个高质量的国际化多边开发银行,其基础设施投资产生广泛影响。而AIIB未来的成功依赖于几个因素,一个重要因素是以高质量的环境和金融标准,来实现和保持良好的治理结构。AIIB的行长金立群在全球游说与沟通中所取得的成功是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步。此外,中国在谅解备忘录(MOU)和AIIB协议条款中会坚持这些标准。接下来,付诸实施将是关键。在这方面,金立群情真意切地提出“精益、干净、绿色”的理念,对腐败零容忍以及关注可持续性——这是该银行在两年的建立过程中独特的办事方式。
“精益”员工是金立群在各种场合强调的一个概念。这意味着AIIB将抑制官僚主义,保持相对扁平的组织结构,管理好成本并有效利用现代科技,避免叠床架屋。最初,AIIB只有50名工作人员,目标是增加到100~150名员工。与世界银行的一万名员工相比,这是非常精简的。此外,金立群认为,“干净”是指对腐败零容忍,这是AIIB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金立群承诺将“毫不妥协”地确保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其目的是确保银行保持廉洁。金立群认为实施“干净”政策的关键所在是有一个清廉的机构负责人,他保证其在AIIB中廉洁奉公。
15.所有的事情都经过慎重考虑,中国誓言会像银行协议条款概述的那样使AIIB具有以最高标准运营,秉承公开性、透明性、问责制和独立性为核心的组织原则。在环境、社会政策和债务可持续性方面,它将寻求“更好的做法”,但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不一定认为其是“最好的做法”,它的建立将综合现有体系和私营部门的优点。
16.报告还提到AIIB面临的挑战。
首先,作为最大的股东,中国如何维持其对该行的影响,如何避免滥用否决权?当其股权被稀释时,中国将如何确保该行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平稳运行?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实施所制定的政策。中国一再承诺不占主导地位,也不会滥用否决权。该行将在做出决定之前,通过全面、民主、公开和透明的沟通及谈判达成共识。这对该行如何保证高效率的决策提出巨大挑战。
其次,该行如何实现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多边开发银行的目标,而不是中国统治工具?换句话说,如何才能在最好地平衡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保持高标准的同时造福其他成员?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不同的目标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通常主要聚焦在亚洲的政治和安全利益方面,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
17.例如,2014年,巴基斯坦媒体报道,AIIB将支持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项目,中国认为,这将符合其战略利益。同时,在中国,AIIB预计将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经济支持,其中包括各条走廊项目。印度对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持反对态度,因为它认为这将损害其战略安全利益。印度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建设是使印度不再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支持的原因所在。
18.中国和巴基斯坦在经济走廊项目上保持着密切合作,试图平息印度对这个项目的怀疑。AIIB的行长金立群于2015年10月访问巴基斯坦,指出该走廊将有利于其他地区的国家,除了中国和巴基斯坦。他承诺,AIIB会支持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部长穆罕默德·伊沙克·达尔(Mohammad Ishaq Dar)澄清,AIIB的投资将独立于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融资安排,但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互补的。在2016年1月18日参加AIIB的开业仪式时,巴基斯坦财政部部长达尔明确表示,“丝路基金”将为该走廊融资400亿美元,AIIB不会对此走廊提供融资,因为AIIB的规则是禁止在有争议的领土项目上进行投资的。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转变,反映出中国领导人的政策变化,即中国正在思考要成立的银行的类型,并且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激怒印度。就AIIB不会对该走廊进行融资一事,中国可能与巴基斯坦进行了协商。作为回报,中国承诺将通过“丝路基金”等渠道,全力支持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
19.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AIIB的建立是中国实质性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里程碑。AIIB的建立是中国发动和领导多边开发银行的第一个实例。中国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前所未有的举动也源于国家战略演变与国内经济发展。事实上,AIIB的密切建立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机。自从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这两个项目显然是中国国家战略的补充部分。“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中国和其他亚洲及欧洲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连接,并有望为整个亚欧区域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实施该策略,中国将与亚洲其他国家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并且中国认为这种互联互通会使各方都受益。
20.此外,中国的行动将有助于现有国际多边体系的完善以及成为跻身国际金融秩序主流的最有力筹码。从广义上说,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微妙变化,表明其将外交关系重心从中美关系转移至与南亚、东南亚和中亚以及金砖国家等国家的关系中。从这一点来看,AIIB和“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被解释为对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战略的一种回应。换句话说,中国的精英和领袖,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相信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或“亚洲再平衡”战略,这些都旨在遏制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予以反击。
21.在推进AIIB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国决策者似乎意识到,即两个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保持距离。作为一个高标准的多边开发银行,AIIB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可能存在一些内部冲突。这两个政策目标可能互相阻碍。如“AIIB将为‘一带一路’倡议服务”这样的说法将增加其他国家的质疑,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它们会更加怀疑中国的意图,怀疑AIIB可能会成为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另一种工具。只有通过全球的视角来看,才能了解AIIB背后潜在的目标以及为什么它必须在高标准下运作。
22.虽然中国领导人目前旨在建立一个高标准的多边开发银行,但金立群曾说,最初中国官员对于AIIB最乐观的目标是成为由大约20个亚洲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开发银行。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加入为AIIB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使中国对于该行发展成一个真正的国际高标准多边开发银行更加自信。
23.事实上,中国主要以传统的双边方式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同时需要以多边方式推动AIIB,这将中国置于一个复杂的情况中,因此需要分别开展这两个项目。地缘政治、宗教、资源、历史等都可以成为棘手的问题,可能会激发进一步的质疑,甚至会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生冲突。实际上,某些问题可能对最终目标构成威胁,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中国领导人将不得不权衡这两个目标的重要性。在高标准的环境、社会与治理领域中,独立且透明的多边开发银行将有望帮助中国建立和保持AIIB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声誉。为此,中国需要使AIIB与国家大战略保持距离。宣布“AIIB是否专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是解决这方面问题的一个聪明办法。
24.随着AIIB的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已经黯然失色,其自2015年夏季推出以来受到的关注就较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将在基础设施融资方面与AIIB进行合作是一个好迹象。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瓦曼·卡马特(K.V.Kamath)和AIIB行长金立群曾多次就两家银行的合作开展洽谈。其合作项目之一是决定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这将有助于两家银行的融资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同AIIB和“丝路基金”一样,在国际金融体系中,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将成为以中国为主导的银行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望促成多边发展融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