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侨乡的劳动力流动与人口城镇化
在线阅读 收藏

晋江,地处闽南三角地区,是福建省著名侨乡,本地人口才90万人,却有20万外来民工。历史上晋江人多地狭,当地人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到海外谋生。南宋诗人谢履的诗云:“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这首诗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大量劳动人民到海外谋生的原因。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晋江人移民海外的潮流从未中断。如今,海外晋江人已超过200万人,其中包括100万晋江籍台湾同胞。人多地狭是历史上晋江人大量移民的主要原因,也是今天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晋江人多地狭的状况并没有改变,但我们没有看到去外地打工的晋江民工,只看到数以万计的在全国各地推销晋江货的晋江人。相反,我们在晋江看到了另一种景象,大量内地的农民汹涌而至,在晋江的乡镇企业、三资企业打工。历史上晋江人流寓海外,为工为商。如今,一大批外来劳动力在晋江打工谋生。其中的变化令人深思:人多地狭、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的晋江,是如何解决本地的剩余劳动力,还吸纳20万外来劳动力的呢?今天流动到晋江打工的外地民工与历史上迁移到海外的晋江人之间是否有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