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晋江突破:“洋帽子”企业的回归之路
在线阅读 收藏

福建省作为沿海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对外贸易、民营经济相对发达,政府部门及企业界都相对重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经济,目前已有50家企业在深沪交易所上市,其中6家企业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有60多家有福建背景的企业在香港、新加坡等境外交易所上市。2007年以来,福建沿海发达地市,如晋江、南安、石狮、福安等县级市,在福建证监局、发改委及深交所联合推动下,纷纷出台大力支持企业改制上市的具体政策措施,成立由主要政府领导组成的上市领导小组及上市办,推动了上百家企业加入改制上市后备企业(其中已向证监会提交IP0申请的企业3家;计划在2007年内向证监会提交IP0申请的企业15家;计划2008年上半年申报约15家,未明确上报时间正开展改制上市工作的企业25家;有上市意愿未开展上市工作的约80家;可重点关注的后备企业约50家)。特别是6月底,省政府召开改制上市工作会,出台《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意见》,将进一步推动更多的优质企业进入改制上市程序,为中小板输送更多上市资源。

在中小企业培养和市场推广中,深交所与福建证监局、福建省发改委紧密配合,成立联合小组对全省9个地市进行走访调研,摸清全省上市资源情况,重点实施“晋江突破”战略。经过半年多努力,我们认为“晋江突破”战略抓住了市场培育的重点和难点,只要坚持并扎实推进,将为福建省以至全国民营企业改制上市树立榜样,更快更好地脱掉“红帽子”(所谓民营企业挂靠在国有企业或乡镇企业名下)或“洋帽子”(假外资或出口转内销的外资,名为三资企业,实际上是民营企业),转变成规范运作、科学决策的现代企业,成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