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与梁启超曾因共同的强国之志建立起37年的师徒情义,却在该主张君主立宪还是共和制度时心存嫌隙。回顾百年前康梁变法的失败,固然有党同伐异和历史际遇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然而,康有为支持张勋复辟是否也有个人生命历程中的怀旧情结?如果将个体生命的时段看作浩瀚宇宙长河中泛起的浪花,浪花间的比较既是历史车轮前进中所不可避免的,又是个体心路历程的情感呈现。
人类学的基础性调查和研究中,田野点的选择可以是一个村落,抑或是一个社区,还可以是一个工厂。重要的是,之所以说我们在工厂做研究,而不是仅仅做工厂研究,是要将局部区域里的维汉劳工交往状况描述出来,这是此研究作为一项扎实性和基础性工作的所在。进一步的,我们不但要关注是什么样的状况,还要讨论是怎么变化出现的这种状况。我们不妨进入到经济的情境中来检视维汉劳工交往是如何实践的。
2000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就“新疆喀什棉纺织厂与新疆南疆煤电工业公司喀什供电公司拖欠电费纠纷案”下了民事裁定书。这是1999年10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后,喀什棉纺织厂又一次与法庭打交道。裁定书写道:
上诉人新疆喀什棉纺织厂为与被上诉人新疆南疆煤电工业公司喀什供电公司拖欠电费纠纷一案,不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1999〕新经初字第36号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上诉人新疆喀什棉纺织厂的上级主管单位新疆喀什地区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0年12月10日向本院提交了撤诉申请书,称:新疆棉纺织厂已进入破产还债程序,该单位已被注销。请求准予新疆喀什地区经济贸易委员会以新疆喀什棉纺织厂的上级主管单位名义提出的撤诉申请。
法院经审查认为:上诉人新疆喀什棉纺织厂已被注销,其上级主管单位提出的撤回上诉申请,意思表示真实,且不损害他人利益,符合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之规定,裁定如下:准予新疆喀什棉纺织厂撤回上诉,原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新疆喀什棉纺织厂预交的二审案件受理费68025.13元,减半收取34012.56元。该裁定为终审裁定。
在20世纪80年代末厂里曾经有这样的说法:即使工厂不开工,以当时的企业经济效益也完全可以支撑全厂一万多职工生活两三年。怎么工厂工人加班加点地工作,反倒企业破产倒闭,实行资产重组?仿佛一夜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工厂的辉煌与荣耀可以不再,但令厂里各族职工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会官司缠身,一时间职工们纷纷想办法能退休则退休:要么采取工龄退休的方式,要么根据年龄退休的政策,要么依照病退的有关规定,要么工龄买断一次性付款另谋生路,要么继续坚守岗位等待未知。
“风雨满征程,喀纺人无悔”,这句话既道出了喀纺人的艰辛,又道出了喀纺人的骄傲。过去四十余年的历史既是一串五彩缤纷的花絮,更是新老喀纺人用汗水、青春、热血写就的颂歌。随着光阴的流变、生产的发展,职工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从建厂初期年人均收入480元(每月40元),到1999年10月年人均收入增长到5000元(每月417元)。职工的福利设施也得到改善。生活区鳞次栉比的现代楼房,已经替代了建厂初期的土坯房。整齐的绿化林带,硬化的路面,给职工提供了良好的休息、生活环境。医疗设施逐步齐全的职工医院,新建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职工餐厅、浴池,厂农贸公司办的奶牛场、养鸡场、蔬菜基地,都为职工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厂子弟学校,多年来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人才近万人。条件优越的厂幼儿园,使职工能够安心生产,无后顾之忧。这些都是国有企业曾经给予工人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措施,也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显然,国企的优越性对于调节族际关系发挥着重要的制度性作用。
曾经与工厂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工人在面对商品经济的浪潮时,在契约型社会的市场中,又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呢?虽说契约无情而人有情,但法制社会和人情社会如何结合、和谐共处?尤其是在旧工厂社会中,工人们如何交往?带着疑惑笔者再次回到喀什棉纺织厂。
从厂院生活区宾馆的床榻上起来,透过纱窗向外望,一片漆黑,隐约听到哗哗的扫地声。现在是清晨七点十三分,对于喀什棉纺织厂的清晨来说稍嫌太早,因为天色还没有大亮。可是,我腹内五味杂陈,感触太多,竟不知要从何处开始道来。目光的凝视一下转回到昨天下午飞机上阡陌纵横的一抹绿色,高空中的喀什是那样熟悉又陌生,是那样虚妄又真实。飞机在云层中穿梭,回忆也在时光隧道中穿行,果真是穿越了。飞机在20世纪80年代,不仅是一种远离老百姓的交通工具,也不仅是一种能带给普通老百姓诸多幻想的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成就期许。现在想来,孩提时代即便坐上飞机,不知是否也会如今天这般感慨,是否会在一条条沟壑与绿田中喟叹:喀什,一座现代的绿洲(oasis)大都市!
在飞机上并没有遇到熟悉的人,倒是在登机时飞机场工作人员将紧急出口的位置留给了我。对于飞机上工作人员的谨慎安排和工作神态,我想这与前一阵6月(指2012年)和田劫机的事情多少有些关系。下了飞机,从纺织厂赶来的田爱丽一家三口已在出口处等我们。他们的热情和周到是从电话里就开始的,听说我要来喀什棉纺织厂做学术调研,就多次表示要来接机。这种特有的热情不仅是因为他们是喀什人,还因为我们曾在一个大院里生活过。她的母亲曾是我幼儿园的老师,而他们夫妻俩读完医学专业后又回到喀什棉纺织厂医院上班。我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致我竟找不出一丝理由来婉拒,似乎不答应他们来接我,倒显得我生分了。
田爱丽的丈夫小周借了田二姐家的汽车就来接我们了。在从飞机场回纺织厂的路上,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寒暄和交谈。其中,有两件事印象很深。一个是他们对喀什街上巡警的感受。他们认为巡警在街上感觉喀什的安全氛围还是蛮紧张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巡警,他们倒觉得可能出行会更紧张。这与2011年“7·30”杀人事件有关。没想到一年了,老百姓还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可想而知,民族交往的不畅或者是恶意的破坏活动对于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另一个是他们觉得喀什棉纺织厂(现在是雅戈尔)工人的工资太低,而喀什的消费水平太高。我记得2000年左右纺织厂工人的工资是400元至500元,就问他们现在如何。他们说现在也就1000元上下,喀什的物价却很高。他们开始谈起喀什也有澳门豆捞等一系列品牌餐饮,还有喀什的房价、物价是如何在一夜之中暴涨的。
关于喀什物价的飞涨,在住宿上我是深有体会的:2009年喀什地委宾馆(二星)标准间是100元(含早餐、有网线、免费打电话),而现在我来纺织厂梅林宾馆(招待所)标准间是100元(不含早餐、无线上网拨不成号、没有免费电话),市内的宾馆全是200元起价。关于房价的事,我也通过旅行社与宾馆协议了解到,100元也许是喀什性价比(干净、安全、价低)最高的了。
在经济交往场所方面,厂区内的超市、饭店、喀什市政府纺织厂平价蔬菜市场和巴扎形成第一层经济文化圈。建设路和艾尔斯兰汗南路的诸多商店、移动摊点等形成第二层经济文化圈。汇城小区、东巴扎、喀什市中心等地形成了第三层经济文化圈。从经济价格来看,第一层经济文化圈的物价要低于第二层经济文化圈,第二层经济文化圈的物价要低于第三层经济文化圈。以2012年拉面的价格为例,喀什棉纺织厂厂区内普通拉面的价格是8元/份,到第三层经济文化圈拉面的价格则可以卖到14~15元/份。再以绿茶饮料的价格为例,厂区内超市中绿茶的价格是34元/箱,第二层经济文化圈的价格稍贵,为36元至40元/箱(每箱12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