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良师益友的指导多么有影响力,一个人终究必须破译自己生命的意义。
——〔英〕安东尼·斯托尔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强调了“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在新疆的具体体现就是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中国梦”与每一个新疆人的梦想紧密相连。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加强民族团结对于实现“中国梦”而言,事关大局,意义重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新疆各族人民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发展和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这既是新疆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自治区政府一直大力倡导“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讲民族团结,人人都懂民族政策,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新疆各族人民在实践中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1982年新疆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本项研究以喀什棉纺织厂为例,以维汉劳工的生产交往、生活交往、经济交往、教育交往、医疗交往和社会记忆等交往接触作为切入点,进行了较为扎实的田野调查和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民族团结本来就是生命的需要,是日常生活的进行时,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人把民族团结比喻成眼睛,比喻成阳光,比喻成空气,但任何的美誉都抵不上它本身的价值。维系社会机体健康有序、蓬勃发展的前提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民族团结。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用,这些微小而惯常的生活场景,最能撮合和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真诚的交往都依靠日常的积累而萌发。一个小事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温度和暖意,表达出的民族团结的愿望和心力,才是茫茫戈壁中的绿色。它看起来不惊艳,却给人以信心和希望。总而言之,如何在生活中强化民族团结?正如自来水从水厂流入千家万户,每户人家的进水系统都是通畅的,彼此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日常生活中不刻意又须臾难离的民族团结关系。
在当代新疆,由维吾尔族歌手巴哈尔古丽演唱的歌曲《边疆处处赛江南》脍炙人口,这首歌曲名与新疆形成了很好的隐喻,边疆与江南的相关性在于,新疆在地理位置上是边疆
人人都说江南好,我说边疆赛江南,唉,来来来,赛呀赛江南。朝霞染湖水,雪山倒影映蓝天,啊呀嘞,黄昏烟波里,战士归来鱼满船,鱼呀鱼满船,牛羊肥来瓜果鲜,红花如火遍草原,唉,来来来。
林带千百里,万古荒田变良田,啊呀嘞,渠水滚滚流,红旗飘处绿浪翻,绿呀绿浪翻,机车飞奔烟成卷,棉似海来粮如山,唉,来来来。伟大领袖毛泽东,领导我们永远向前,革命大旗高高举,天山南北红光闪。
作为空间事项中的粮如山、牛羊肥、鱼满船、机车奔、棉似海所象征的农业、牧业、渔业、工业和经济作物等生计文化比江南强。事实上,边疆真的赛江南吗?长期以来,人们所构筑的“富裕的东部”(改革开放)、“崛起的中部”和“贫困的西部”(西部大开发)既是基于物质和经济的空间想象,也是指向边民和文化的观念认同。在人们的观念里,东部工业、中部农业与西部牧业已经在空间与产业上相契合。早在抗战时期,一些民族学家就提倡建立民族学与边疆政治相结合的专门学问“边政学”,以研究边疆民族政治思想、事实、制度及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