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杭州峰会之后:国际合作的下一步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After Hangzhou:Next Steps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文章框架:对杭州二十国集团峰会报告的讨论;“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

观点摘要:

1.2016年9月13日,布鲁金斯-清华中心组织召开题为“杭州峰会之后:国际合作的下一步”的闭门会,由布鲁金斯学会的杜大伟(David Dollar)和巴塔查亚(Amar Bhattacharya)主持,此次会议听取了有关2016年杭州二十国集团峰会的报告,并仔细研究了中国未来对国际治理和发展的贡献。

2.来自意大利、德国、南非、英国、欧盟、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的代表、大学教授、智库学者、多边机构的代表以及中国财政部官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本次会议有三个部分,由杜大伟致开幕词和闭幕词。

3.第一部分题为“中国担任G20 轮值主席国实现的成果以及随后的议程”。专家指出,中国需要权衡结构性改革与短期增长之间的挑战以及将单个议程整合到合作框架中。第二部分研究气候和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在达成之前,《巴黎气候协议》经历了漫漫长路,专家小组的讨论集中在未来几十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上。随着新兴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碳消费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专家强调需要确保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符合绿色标准并融入服务业当中。对话还涉及改革金融体系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大部分基础设施项目都不容易完成,也不是特别有利可图。

4.报告在最后指出,乐观主义者强调,由于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员工队伍,中国成功地完成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而关注的重点还要置于安全、详细的实施路线图,优化互联互通以及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投资互补方面,如贸易便利化,投资体制、关税和业务监管改革。会议指出中国官方发展援助(ODA)项目符合国际标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发展,中国希望成为全球领导者,并且以其自身的方式向美国和欧盟表明善意。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