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 and Brexit:What’s in It for Us?
文章框架: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英国脱欧对中英经济关系的影响;中国必须对欧洲的变化做出紧急应对;中国应继续与欧盟就“一带一路”倡议和欧洲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开展合作;中国还应该加强与英国的经济合作。
观点摘要:
1.英国脱欧将给欧盟或英国造成极大损失,而中国将从中获益最多。这种“乐观”观点与日本对英国脱欧影响的消极评估形成鲜明对比。其中的部分区别当然在于中国和英国的关系与日本和英国的关系非常不同。日本不仅与英国有一个多世纪的友谊,甚至还有着亲属关系,而且日本企业已致力于在英国的主要绿地进行投资。与此同时,中国主要投资金融(或房地产),因此英国脱欧后中国企业可能会以更少的损失从英国迁出。令人惊讶的是,除了承认中国必须在欧盟成员国中寻找另一个支持者之外,中国与其前殖民者的爱恨关系仍在持续。虽然日本一直恳求英国“软”脱欧,但中国评论家似乎更多的是看到可以直接从英国脱欧中收获机会。他们认为考虑到欧盟的分割与削弱,中国应与英国建立强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商务部曾正式宣布有这个可能性)。
2.这仅仅是一个空想吗?我们的评估来源似乎没有考虑到英国政治势力之间的混乱关系,即使在胜利者的阵营里也存在这种混乱情况。引人注目的是,欧盟对于英国脱欧可能实施何种策略无人能知。中国专家有一个很好的借口:欧盟在英国脱欧后的反应已经很混乱了。虽然近期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国脱欧方面,但根据与欧盟的交往历史,中国意识到欧盟长期以来“用同一个声音说话”的政策正在发生变化。让·克洛德·容克反对欧盟成员国参与讨论在欧盟之外进行独立贸易的可能性。
3.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不仅对欧洲同胞,而且对中国来说都是一种震惊。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对这样的结果感到非常惊讶,在他看来,英国的命运是由人们的情绪决定的,而不是理性。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观察家都感到惊讶,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陈新,他支持英国脱欧,他认为英国从来没有真正属于欧盟。然而,对于英国脱欧的决定,中国的评论家像其他地方的评论家一样正在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以及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4.本报告提到的评论表明了中国对欧洲现状及未来的意见以及英国脱欧对中国产生的潜在影响。朱海滨担心,英国脱欧对全球金融市场和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李晓鹏更加乐观,他认为中国可以从欧盟的分裂中受益。还有一些评论家的意见介于希望与恐惧之间。他们呼吁中国对新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加强与欧盟和英国的合作。
5.有些专家更全面地分析了英国脱欧对欧洲及中国的影响。这些专家对英国国内形势,特别是危机时期政治体制中的弱点和分裂感到极度悲观。此外,英国脱欧失去了可以对全球经济事务施加影响的重要平台,这必将削弱英国的国际地位。英国脱欧后,欧盟也将在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遭受损失。英国通过其作为核大国的地位和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席位,在建立欧盟全球外交及安全政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英国脱欧将对中英经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中国企业可能在欧洲大陆而不是英国建立总部。但这也具有优势,因为独立的英国将与中国进行更自由的金融和贸易交往,这将使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更加密切。
7.虽然通常主要是从经济角度来看中英和中欧关系,但不应忽视英国脱欧对欧洲和中国地缘政治环境产生的影响。欧洲地缘政治地图被改写势必影响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中国必须对欧洲的变化做出紧急应对。尽管欧洲和中国存在重大的政治和文化差异,但欧洲和中国没有出现明显的地缘政治或战略冲突,中国和欧洲在加强经济关系的同时,也加强了外交和安全的战略合作。因此,中国需要充分理解中英两国合作的重要性,以促进两国之间的关系,同时努力充分评估英国脱欧产生的影响,并相应调整外交和经济政策。
8.即使在英国脱欧后,中国、欧盟和英国也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关系,因为三者都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一些专家认为欧盟的经济发展不会长期放缓,与中国成为合作伙伴可以进一步推动欧盟的经济增长。但欧盟现在面临着社会和政治困难,这更突出强调加强中欧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应继续支持欧洲一体化,努力扩大相互间的经济合作。特别是中国应大力推动与欧盟的双边投资协议,欧盟在最近发表的关于制定新的中国战略的文件中明确提到了这一点。
9.此外,中国应继续与欧盟就“一带一路”倡议和欧洲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所谓的容克计划)开展合作,并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MES)的发展。出于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欧盟不愿意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此,欧盟可能会在英国脱欧后采取更极端的保护主义。因此,中国应继续与欧盟成员国和机构在经济问题上开展密切合作,并监测欧盟关于其未来的内部辩论,以留意任何可能影响中国的事情。
10.中国还应该加强与英国的经济合作,首先是确定未来的英欧经济关系,例如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的问题。因此中国需要密切关注欧盟-英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其次,中国需要寻求与英国在全球相互利益方面开展合作,例如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加强全球治理问题的合作。尽管欧盟和英国面临着政治和经济挑战,但只要中国适应变化并与欧盟和英国保持积极关系,中国就不一定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