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The Suzhou Summit:Upgrading of the “16+1” Cooperation?
文章框架:对“一个目标和六大重点”的阐述;欧盟应该更多地了解“16 + 1”合作框架。
观点摘要:
1.“16+1”峰会于2015年11月在苏州召开,主题是“新起点、新领域、新愿景”,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峰会上通过“一个目标和六大重点”议程,这为深化和拓展中国与16个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提出了一个新愿景。
2.李克强总理的建议是,实现“一个目标”应该意味着把中期合作的所有要素置于为期五年的时间框架中。因此,“中期计划”可以与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欧盟委员会的投资计划同时进行。这将是“六大重点”中的第一个重点。同时,“苏州准则”应该更侧重于短期和具体项目。
3.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协调“一带一路”倡议和中东欧国家的发展战略被确定为“第二个重点”。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铁路也是一个重点项目,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愿意打造中国-欧洲陆海快线并促进欧洲内部的连接。
4.当提到“第三个重点”时,李克强总理建议将中国先进的设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与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帮助一些中东欧国家降低成本,这些国家是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兰、拉脱维亚和保加利亚。他提及的合作计划涉及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港口,李克强总理指出,“希望我们的企业成为这些项目的主要参与者”。
5.“第四个重点”是升级金融和投资合作,这被视为“16 + 1”合作的薄弱点。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将对那些在“生产力合作中”使用中国产品和设备的公司给予贷款优惠。一些人认为中国实施这一优惠政策是在无视市场规则和程序,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重视其与中东欧国家未来的“双赢”金融合作。
6.“第五个重点”是农业,“第六个重点”是文化、教育、旅游、科研和其他人与人的合作。他强调,希望在中东欧国家建设更多的中国传统医学中心。
7.报告认为,欧盟代表(包括欧盟和奥地利、希腊驻华大使)也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了峰会。奥地利早些时候说它有兴趣成为该倡议的一部分。在峰会筹备期间,波罗的海诸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欧盟的利益,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在布鲁塞尔的指示下行事或仅是自发的行为,但是准备工作偶尔也会非常复杂。一般来说,东南部的欧洲国家对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及在峰会期间提出和采用的所有倡议持非常配合、积极和开放的态度。
8.欧盟曾对“16+1”合作框架表示担忧,其认为该平台正在分裂欧盟。然而,中东欧深陷危机的国家将这种合作视为其积极寻找投资和技术发展的机会。在第一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铁路的升级)被宣布或建立之后,布鲁塞尔大声地斥责该项目与欧盟法规和商业惯例相矛盾,因为其没有竞争及公开招标。事实上,欧盟应该更多地了解“16+1”合作框架,并关注非欧盟成员国所采取的立场。
9.报告在最后指出,我们不要忘记,中国一直坚持的与16个中东欧国家日益增长的合作是与欧盟合作升级的一部分。在苏州峰会上,中国总理李克强说:“该平台是为了中国、16个中东欧国家和欧盟实现共赢。”他指出,“16+1”合作可以减少欧盟的担忧,并同中国与欧盟的合作并行。“16+1”合作的下一次峰会将在拉脱维亚(欧盟的成员)首都里加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