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社会转型期老龄问题研究》序
在线阅读 收藏

20世纪和21世纪,是人口、经济、社会变动和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而从人口变动角度观察,可以说,20世纪是人口暴涨的世纪,21世纪则是人口年龄结构走向老龄化的世纪。面对这一情势,发达国家忧虑少子高龄化数十年,发展中国家也逐渐体验到老龄化的含义,生育率率先下降的发展中国家已经体验到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应当怎样做和做些什么。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人口最多和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总体人口还有一定的增长势能,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仍不能放松;另一方面由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育率长期持续地下降,人口年龄结构于世纪之交步入老年型,并将以比较快的速度挺进老龄化水平较高国家行列,具有自己的一些明显特点。众所周知,人口学就是依据人口的不同年龄结构,将某总体人口划分成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基本类型的。对于一个要实现人口零增长的国家说来,一定程度的老龄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老龄化并不是消极的,应当积极应对。同时也必须承认,从长远发展态势观察,老龄化和老年负担系数的攀升,必然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某些方面的不利影响,需要未雨绸缪,将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将有利因素提升到最大程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致力于以老年社会科学为主的科学研究。在中心常务理事和各位理事的大力支持下,发挥社会科学门类比较齐全、老学者比较多的优势,积极开展老年学研究,出了一批成果。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口转变(后人口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型社会的逐步建立,稳定低生育水平和向着人口零增长的过渡,老龄化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某种变化,新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老龄化的加速推进,从一个侧面推动或延缓着上述“三转”,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由于以往对老龄问题,诸如老龄化趋势、老年生活保障、老年医疗保障、老年文化生活、老年婚姻家庭、老年劳动就业等研究较多,而对老龄化可能给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研究较少实际,近年来加强了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奉献给读者的《社会转型期老龄问题研究》,主旨在老龄化影响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将10多位作者的10多篇文章汇集一起,尽可能突出这一主题,成为主导的体系,以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本书有的研究应用最新数据资料作出新的中国人口变动和发展预测,概括出老龄化新的趋势和特点;提出和论证了老龄化对人口发展战略的制约,“软着陆”人口发展战略的老龄化分析;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储蓄、投资、消费等的影响,相应的决策选择;老龄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提出通过盘活城乡老年资产建立符合市场原则的养老保障改革建议;有的侧重中外比较研究,打开新的老年研究思路;有的应用实地调查资料,提出和阐发了新的见解。本着创新是灵魂宗旨,努力推进学术创新。

本书以年事已高的高龄学者为主要作者,由于水平所限,不妥之处,还望学术界同事和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