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中译本)在中国发行1000万册以上,成为知识界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必读的改革开放启蒙读物,足见影响力之大。跨入21世纪,他与妻子合著的《财富的革命》问世,中译本也开始在中国发行,其预言能否应验?他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的一段谈话,颇耐人寻味。他说,1998年中国国家计委官员提供这样的数字:中国有9亿属于第一次浪潮的农业人口、3亿属于第二次浪潮的工业人口和1000万属于第三次浪潮的人口。我们没有最新的数据,但很明显,中国之后的发展越来越快,今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又加入了第三次浪潮的人口大军。只要看看有多少中国人在上网、使用电脑和手机就知道了。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之间的差距非常之大,第二次浪潮跟第三次浪潮人口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深。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预防“浪潮冲突”,不仅仅是农村与城市之间,也包括第三次浪潮与其他方面的冲突①。这里,托夫勒将三次浪潮归结为农业人口、工业人口、第三次浪潮人口“三大人口板块”的碰撞;再与他们的新作《财富的革命》联系起来,铺展出一幅“三次浪潮”、“财富革命”在人口不同层面分布和冲突的画卷。这给我们将人口发展战略置于世界发展大趋势背景之下,以新的启迪。
以1919年发生在北京的“五四运动”为标志,揭开中国历史发展新的一页。将近90年,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向,可以大致平分为三个阶段:1919~1949年的30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用30年时间推翻“三座大山”,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主要的矛盾。1949~1978年的30年,经济指向以计划经济为手段、以工业化为目标;政治指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来又过了将近30年,经济指向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政治指向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第二个30年和第三个将近30年而论,前者强调的是计划经济、阶级斗争,后者强调的是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应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显然,研究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口发展战略,也要将人口融入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