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控制数量 提高质量 调整结构——《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出版
在线阅读 收藏

《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院“九五”重点课题的结项成果。全书在合理评介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刻意进行学术创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发了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战略目标、行动计划与决策选择。资料翔实,理论色彩浓厚,实证研究针对性强,逻辑分析层次清楚,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再上升到理论的研究准则,展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学术研究价值。

全书共分绪论、人口可持续发展、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个部分。“绪论”在前期及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理论体系。阐述了建立在这一理论框架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结构,即人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绪论”部分勾划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全书的理论基调和篇章结构。

该书通过对人口变动的历史回顾,到目前的人口现状与特点,未来的发展趋势,阐明了当前存在的人口数量持续增大、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突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速度加快、人口素质提高显著但水平仍较低、人口城市化道路曲折、人口地区分布失衡等主要问题。由此得出以全方位适度人口论作为理论支撑的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目标、行动计划和决策选择,稳定低生育水平和寻求机制转变的具体建议;提高人口文化教育素质的改革思路,西部大开发增强人力资本积聚的建议;调整人口年龄,城乡、地域结构所需要谋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加快人口城市化步伐、科学界定人口地域分布的建议。这些改革和建议贴近实际,锐意进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部分,重点探讨人口与资源、人口与就业、人口与消费、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人口流动与城市化、人口素质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决策选择。借鉴了诸多当今人口经济学研究成果,如人口承载力学说、经济适度人口论、消费函数理论、退休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人口城乡结构理论等,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分析和阐述了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行动计划与决策选择。还对人口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就业结构、就业结构又落后于产业结构以及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全新的观点。

作者从人口社会学视角,追踪社会进化与人类自然观升华的历史进程,探讨现代社会价值要素变动的规律,论证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性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终落脚点。在综合评介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在社会分层、社会文明、社会调控、社会进步“四大支柱”基础上。社会分层分为社会管理层、社会中间层、社会弱势层三个不同层面,强调合理的阶层结构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文明、社会调控、社会进步分解为人文发展、社会效能、社会安全等9项指数,不仅使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度量成为可能,而且为找出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