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在成都举行的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上,一个为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翻案和人口理论拨乱反正的发言,博得全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发言者就是刚刚跨入不惑之年的田雪原。田雪原1959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他跨进校门不久,就赶上对老校长马寅初的批评,他找来马老的文章细读,越读则共鸣越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毅然拿起笔来撰写文章,力主为马老平反。1979年8月5日《光明日报》发表他的“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长篇文章并加了“编者按”,成为早期为马寅初平反文章中最有分量、最有影响的一篇,为人口理论拨乱反正,打开人口研究“禁区”、推动人口科学的发展起了历史的作用。随后他参加了中办召开的人口问题座谈会,积极献策,并参与有关报告的起草工怍。“六五”期间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000年的中国》首篇研究报告“2000年的中国人口与就业”,立足我国人口现实,着眼未来发展,同课题组同志一道明确阐述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描绘出这一战略2000年实施的图像、特征和达到的途径,获198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一等奖。主持“七五”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老年人口调查和老年社会保障改革研究”,在有关部门协作下弄清全国老年人口现状,出版全国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基础上,主编并已出版《中国老年人口》、《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老年人口社会》3部专著,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和著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主持“八五”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生育率微观分析与人口控制机制转变研究”,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吸取国外有关研究科学成分,深入四川等地进行科学试验,探讨新形势下的孩子成本—效益变动,提出生育政策成本—效益理论,寻求加大人口控制利益调节分量的改革和机制的转变,谋求人口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他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年复一年孜孜不倦地探索,取得丰硕成果:累计发表专著8部(含主编和合著),中文和英、日、俄文论文150余篇,研究报告20多篇,个人独自撰写并发表的成果在160万字以上。他的研究成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198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权威性的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1991年授予“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并发証书,《成功的人》第15版介绍了他在人口学、经济学、老年学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就。现在,田雪原研究员除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口年鉴》和《中国人口科学》主编外,还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国家计生委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田雪原常说:科学家应当把眼光投向未来,但不要忘记,需脚踏实地地从现实做起。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口科学怎样作出卓有成效的研究?他的回答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拿出开拓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