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社会工作者在灾后重建中的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收藏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积极参与灾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凭借其专业的优势,在心理支持、资源链接、生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扮演了需求评估者、资源链接者、协调者、社区组织者、增权者等多种角色,为灾民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社工服务,满足了灾区民众的多种需求。但是,由于我国大陆在灾害社会工作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务经验都比较匮乏,社工在这次介入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中出现了角色定位不清的局面。然而,从笔者自身的经验出发,清晰的角色定位是社工能在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的时间里坚持与灾区民众同行的巨大动力。笔者认为,灾后恢复重建中社工的角色定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来看,它可以丰富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从实践来看,它可以为广大致力于灾后恢复重建的社工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

本研究从能力建设的理念出发,以“映秀母亲”刺绣小组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社工与该小组的成长过程,并从具体的实务出发,阐述社工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应扮演能力促进者和同行者的角色。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具体回答了三个研究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在能力建设的理念下探讨社工的角色定位?第二,在能力建设的过程中社工扮演什么角色?第三,通过能力建设,刺绣小组组员什么能力得到提升?本研究的分析主要是基于“映秀母亲”刺绣小组的经验,这种经验的独特性决定了研究结论在推论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