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在本书开端伊始,有必要对本书的写作背景和结构加以说明。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从产权理论的观点来研究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而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经验体现了对传统产权理论的挑战。从传统产权理论的观点来看,产权明晰是经济繁荣的先决条件,因此激进的私有化是转轨型经济的理想化模式。然而,中国被公认为采取的是一种渐进的经济改革方式,尤其是作为健全的自由市场体系所必需的清晰的产权体制和相应的法律体制在中国并未很好地建立。
覃忠: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人,经济学博士,现为汕头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1987~1991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专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1~2003年任职于海南省发展计划厅(现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厅),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其间曾赴荷兰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学习,并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澳大利亚蒙纳什(MONASH)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访问,主攻发展经济学。 2003~2007年就读于澳大利亚蒙纳什(MONASH)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主攻方向为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实现了从宏观经济管理向微观经济管理的转变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