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民生活发展变化
在线阅读 收藏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明显增加。1978-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近40倍和近30倍,达到13 785.8元和4 140.4元。尤其是进入21世纪,国家富民、惠民的民生意识增强,更多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生活质量显著提升。2007年,中国城市与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的36.3%和43.1%,较1978年57.5%和67.7%的水平大幅下降,而同期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比重显著提高。同时,家庭耐用消费品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洗衣机、缝纫机、照相机”向新世纪的“楼房、电脑、私家车”逐步转型。但是,由制度与政策原因所引发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以及相对于经济快速发展而略显滞后的民生建设问题相继浮出,未来围绕着“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民生新蓝图,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速破解这一系列民生难题。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