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差”和“贷差”是中国的银行工作者基于传统体制下中国银行业的实践总结出的一对概念。存差指的是存款多于贷款,它表明银行头寸宽松;贷差则指的是贷款多于存款,它表明银行头寸紧张。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界一直使用这对概念来衡量一家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头寸的松紧态势。
日益深入的金融体制改革以及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使得这对概念的适用性和科学性逐渐丧失:金融机构及其资产负债表的多样化,使得我们在技术上很难准确度量存差(贷差);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使得货币供应取代贷款成为金融调控的核心;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则使得存差(贷差)作为刻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活动之概念的合理性基本消失。
李扬: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指数专家委员会主席,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5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5年获“中国软科学奖”,同年获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2016年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22年获“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研究项目20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主编3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撰写各类研究报告300余篇。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经济学卷。主编《金融学大辞典》等大型金融工具书10余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宏观经济、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