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筹备组领导名录】
组长:邱银富
副组长:李宝源、张广治、陈建华
(张云山、耿磊)
【概况】 迁钢冷轧筹备组2008年2月18日成立,负责迁钢冷轧项目建设和生产。迁钢冷轧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建设1条1450毫米硅钢生产线,主要生产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设计年产120万吨。首钢国际工程公司负责项目设计、工程总承包,首钢建设集团承建。冷轧筹备组有职工755人,其中在册职工687人,返聘23人,借调4人,外协人员41人;研究生学历35人,大学本科学历332人,大专学历262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23人。
(张云山、耿磊)
【工程施工】 迁钢冷轧工程2008年12月5日动工,冷轧筹备组以方案设计为先导,以动态平衡为保证,在施工前精心策划、施工中严细管控,通过“样板引路”等方法,推进工程建设。3月17日,吊装一冷轧连退厂房钢结构,标志着地基处理、土方开挖、柱基施工结束,转入地上施工。至2009年底,完成工程量为:挖方123.63万立方米,填方28.65万立方米,灌注桩4280根,CFG桩30949根,砼32.7万立方米,绑钢筋14680吨,制作安装钢结构45248吨,管道61千米,敷设电缆450.8千米,安装设备1323台套,电气盘箱柜701台套。加强安全管理,克服了面大线多、天气恶劣、交叉作业等困难,实现了全年工程事故为零、设备安装事故为零、千人负伤率为零的目标。
(张云山、耿磊)
【工艺技术】 首钢从未生产过冷轧电工钢,迁钢公司电工钢生产的知识、技术、人才从零起步,冷轧筹备组对电工钢生产“流程长、窗口窄、控制严、个性化需求强”的认识也是初步的。加强学习,一是招标前与国内外厂商交流,邀请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设计方、设备承制方专家举办讲座,了解工艺装备。4月,请涂层液厂技术人员举办讲座,加深了对电工钢涂层种类、成分、配比的认识,在涂层液的使用和研究上迈出第一步。二是消化吸收技术规格书、技术附件等相关资料,梳理问题,归纳总结,加深理解。设计审查时,与首钢国际工程公司设计人员一起与外方专家研讨,在消化理解后优化方案,在优化方案中积累提高。三是开展关键技术、机组工艺攻关,确定HiB钢低温渗氮工艺研究与应用等科研课题10项、表面质量控制等机组工艺攻关课题10项,成立板形、涂层、表面质量、信息化4个组,开展攻关工作。
(张云山、耿磊)
【生产准备】 年内,冷轧筹备组着手生产准备。一是建立制度。制定生产计划方面和调度、钢卷库管理等11项生产规定,供用电、备件材料等13项设备规定,建立67部台账;修订岗位责任、设备招标、安全管理等5类32项管理办法,整章建制,初步形成制度体系。二是打通流程。理顺计划编制、工具资材库存管理;根据生产流程、机组产能、项目预留、安全库存的要求,优化物流方案,设置工序库区;建立钢卷、资材、废料等物流通道,确保畅通,控制成本;确定1534个工艺技术关键控制点,作为技术质量、生产管理的基础;编制连退、精整、检化验、公辅等生产方案,能源供应、单体试车、联调热试、管网运行、连退炉气密试验、停电停水停气等应急预案。三是建立信息化平台。按照“信息化无条件服从管理业务延伸”的原则,疏理各工序、机组生产要素,确定二级自动化功能和数据、二级与三级自动化接口功能、工艺指标、实际工艺数据、传输形式,具备流程贯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资源利用、权力受控、知识传承的功能;完成物料准备2604项,与ERP系统连接。
(张云山、耿磊)
【员工培训】 年内,冷轧筹备组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权,制定《培训管理规定》,根据人员状况“量身订制”培训计划。酸轧、连退、精整岗位开展217项专题培训,通过“八个结合”,争取做到“本台通、岗位通、全线通”。疏通关系组织实习,到先进企业现场考察。5批28人次参加通钢硅钢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11批76人次赴三菱日立、炉材、西马克培训,整理216个问题与外方探讨交流;16批332人次到首钢薄板、顺义冷轧、京唐、迁钢电力等单位实习,参加设备安装调试、维检和生产操作;聘请实习单位的技术能手、专业人员讲课,现场讲评;以快乐学习、目标自治、阶段评比、技术擂台、档案跟踪等办法,加快人才培养。编写培训教材和29项规程,200多人取得特种作业证。听取学员的意见建议,提高培训针对性、有序性、实效性、严肃性;组织点检岗位练兵、全员设备演练;通过阶段总结和17次296人实习答辩、综合评定,为学员转正、选拔骨干、定岗做准备。8名酸轧线员工达到上机操作水平。
(张云山、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