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厂领导名录】
厂长:焦光武
副厂长:刘延兵 刘占江
党委书记:宋振武
党委副书记:刘延兵
(李瑞芳)
【概况】 首钢矿业公司烧结厂有1台360平方米、6台97.5平方米烧结机,固定资产原值16.66亿元,烧结矿生产能力1160万吨。该厂下设计财科、生产技术科、机动科、工程师室、物资供应科、劳动人事科、安保科、办公室,有原料、一烧、二烧、成品、除尘、白灰6个车间,从业人数827人。
2009年,烧结厂围绕钢铁生产大局,练内功,打基础,蓄能量,开展了360平方米烧结机打指标产精品、老系统改造、白灰窑建设三大攻坚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创出了新水平,炉料保供能力显著增强,“老厂变新厂、新厂创一流”取得新进展,专业管理和现场管理进一步强化,职工队伍素质、和谐企业建设得到提升,国际一流现代化烧结企业的建设取得了新成绩。
(陈东兴、杨慧姝)
【年度指标】 2009年,烧结厂生产烧结矿910.6万吨,超过年计划7.8%,创出历史新水平。加工成本比计划降低1.02元/吨,效益928.81万元。落实增收节支、节能降耗措施方案,效益822.42万元。44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34项达到或超过计划水平,22项创历史最好水平,28项超过上年水平。老系统14家单位的14项对标指标,品位稳定率、碱度稳定率、利用系数在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一,工序能耗等5项指标排名第二,9项指标进入前三名,指标一流率64.28%。新系统10家单位的10项对标指标全部进入国内同行业前三名,其中4项排名第一。
(陈东兴、杨慧姝)
【练内功保炉料】 年内,烧结厂贯彻经济运行、长远发展方针,严密组织、精准操作,探索稳妥可靠的经济运行模式。破解生产与技改、产能与需求等矛盾,实现了迁钢炉料保供零影响。实施质量稳定工程,加水、布料等50项工艺实现改进优化。360平方米烧结机系统开展燃料和混合料粒级攻关,应对资源紧张的矛盾,实现4种外矿劣质资源的工业应用,烧结矿品位波动范围月月稳定地控制在0.01%以内。完善点检定修,提升设备技术性能和运行稳定性。新老系统设备综合完好率均为100%,烧结机故障停机率分别为0.37%、0.03%,分别比计划降低1.63个、0.17个百分点。
(陈东兴)
【设备工艺改造】 年内,总公司技改项目矿业烧结机扩能及工艺除尘器改造如期竣工。完成3台烧结机台车扩宽、6台烧结机宽皮带加9辊布料器改造,零米灰拉链改用皮带、大烟道自动卸灰、风箱执行器电动控制等升级项目取得预期效果。混合料平衡系统初步实现了一混到二混、二混到梭车的物料动态平衡。链板机自动放矿,气力输灰远程控制。成品系统电气自动化集成提升改造,稳定设备运行,提高炉料保供能力。皮带小车成7、成8、新配1、新熔燃2及1号至3号梭车实现自动倒仓。烧结机11台多管除尘器改为电除尘器、140平方米电除尘大修及电源改造、各除尘器在线监测、新老烧结系统机头烟囱在线监测、工艺和环境除尘器运行参数上网等环保措施全面落实。360平方米烧结采用密相塔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排放烟气含尘浓度<5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100毫克/立方米。1号脱硫系统建成投入使用,通过了环保部门验收。装机1×26兆瓦,年发电158.1×106千瓦时的烧结余热发电项目在建,7台烧结余热锅炉、除盐水泵站建成投入使用。减排总量控制、资源循环利用进入国内先进行列,为提高烧结生产经济运行质量奠定了基础。
(陈东兴)
【保迁钢配套项目】 年内,烧结厂超前准备迁钢配套项目投产备料,系统安排,承担压力。接点项目3条皮带及计量监控系统、成品仓卸矿系统建成投入使用;按照保供零影响、设备全流程检修平衡、检修时高炉返矿平衡的要求,组织流程整备和生产供矿,保证了迁钢三高炉投产顺利供料。
(陈东兴)
【白灰窑投产】 11月26日和12月16日,经过6个月施工,烧结厂2座500立方米节能环保型白灰窑点火投产,解决了烧结扩能后白灰供应不足的问题。新窑自动化项目同步投入,以PLC系统实现窑本体上料、出灰远程连锁、自动集中控制,操作和监控由主控室完成。新窑利用系数0.85吨/立方米日,2座窑日产白灰850 吨。
(陈东兴)
【烧结智能流程】 年内,烧结厂完成360平方米烧结机环冷工艺热工参数的优化控制研究、布料系统改进、烧结透气性攻关、环冷机漏风治理、成品和筛分系统工艺优化等课题攻关,操控水平显著提高。一批智能化、自动化项目得到开发应用。烧结智能专家系统不断完善,拓展了功能。自主研发环冷机小车按周期自动卸灰并申报专利,大烟道实现温度智能控制和自动放灰,二混自动加水系统投入应用,煤气点火实现自动控制,空压机系统实现了远程控制。360平方米烧结机产量395万吨,超过设计能力25万吨,16项指标稳定实现或超过设计水平,达到了国内同类型烧结机较为先进的指标水平。
(赵国华)
【科技进步】 年内,烧结厂5项成果获首钢矿业公司优秀科技项目奖,其中360平方米烧结机设计技术集成及工艺优化获特等奖,一烧配料自动加水项目获一等奖,配用劣质进口矿项目获二等奖,烧结矿实物质量控制系统、皮带机燕尾式卸料器分获三、四等奖。360平方米烧结机设计技术集成及工艺优化、配用劣质进口矿项目通过首钢总公司鉴定,一种混合料水分的控制方法、皮带机燕尾式卸料器、环冷机小车自动卸灰控制系统3个项目申报国家专利。
(安彦平)
【管理升级】 烧结厂贯彻“整合、优化、提升、推广”的方针,开发应用了重点工作、规程管理等7个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信息、技术管理、烧结业务协同等6个大型化、复杂程度高的信息系统优化升级,完善了管理和操作流程。编制《数据来源手册》,建立了数据核查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了生产和管理数据的及时、准确、可靠。持续推进数学建模、数理统计分析,推广应用课题成果19项。皮带管理创一流和工序升级活动,带动生产作业现场管理取得新的进步。从生产技术、设备维检、安全受控、自动化改造、环境治理、转型“提素”入手,建立指标考评、过程控制机制,实现了指标优化、设备标准化、环境清洁化、操控自动化、人员和组织精干化目标。18项皮带管理创一流指标全部达标。7个工序70项升级指标达标率为100%,其中37项可比指标有25项创出了历史新水平。按照国际标准强化管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第二轮复评认证后的第二次年审。
(陈东兴)
【团队学习创新】 年内,烧结厂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和“百队千员”工程,激发学习力、创新力。完善烧结厂《推进学习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和学习型企业考评标准,加强学习室和网络活动平台建设,规范课题研究、互动交流、评比表彰、成果应用运行机制,按季度总结表彰优秀创新成果。烧结厂全年表彰优胜学习创新团队12个、学习创新标兵81人次、优秀论文40篇,取得管理、科技、群众性创新成果343项。
(祁卫新)
【提高队伍素质】 烧结厂采取学习培训、课题研究、挂职锻炼、绩效考评、表彰奖励等机制和方法,提高职工队伍的实践、创新能力。职工队伍的结构发生新变化,大学以上文化129人,占职工总数的15.9%,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中级以上职称41人,同比增加8人。技师29人,高级工448人,高级技工的比例达到68%,兼学技能人员达到84.1%,56名职工取得了5~6种职业资格证书。按照促学奖励办法,兑现奖励66200元,发放技能津贴46.86万元。
(许长虹)
【学习实践活动】 年内,烧结厂党委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班子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完成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职工群众得实惠”的效果。通过“回头看”,《整改落实方案》提出的6个整改项目、59条整改措施,边整边改已经落实措施57项,还有2个项目正在落实,分别是烧结烟气脱硫、余热发电这两个涉及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
(陈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