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南疆重镇 水韵之都——新疆阿克苏市
在线阅读 收藏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阿克苏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树立首府意识,以争创一流的精神,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团结拼搏,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中国西部大开发新疆十座投资环境最佳城市”、“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和“国家级优质商品棉基地”等荣誉称号。2009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8.3亿元,同比增长13.5%;人均GDP达到1.56万元,同比增长13.25%;三次产业比例为16.33∶25.8∶57.87;实现全口径地方财政收入8.57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47亿元,同比增长33.12%;实现外贸进出口额7712万美元,同比增长18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亿元,同比增长19.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19.3%;实现每万元GDP综合能耗1.618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179.69元,同比增长8.0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74.97元,同比增加610.97元。阿克苏市在西部百强县市的排名位列第43位。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注重把社会发展的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科技投入逐年加大,2009年支出科技经费5351万元、占GDP的0.78%。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两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民汉合校、“双语”教学稳步推进,在校生民汉比例为46.3:53.7,小学升学率99%,初级中学升学率40.2%。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进一步丰富,城乡文化站达12个,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16个,每万人拥有床位12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人。城镇化率达54.7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8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8%。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巩固,新农合参合率达96.67%;城镇居民社会综合参保率达30.8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占常住人口的5.09%,农村低收入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2.56%,脱贫人口返贫率控制在4%以内。建城区绿地率达38.6%,人均公共绿地9平方米;城市道路163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率达34%,城市居民用气普及率达91.5%。

在不断总结历届班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阿克苏市逐步形成了“32123”发展思路,即:坚持三个始终(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始终把维护上级党委权威、保持政令畅通作为神圣的责任,始终从当地实际和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出发)、树立两个目标(一是把阿克苏市建设成区域性商贸中心和西北休闲之都;二是从“不愿、不能、不敢”三个层次,铸牢以民心为基础的维护边疆稳定的钢铁长城)、弘扬一种精神(弘扬“信念坚定、坚忍不拔、执著追求、甘于奉献”的阿克苏市精神)、实施两大战略(一是实施生态立市、“三农”夯市、商贸活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战略;二是实施龙头城市带动战略)、建设三大工程(一是“11911”工程,即:建设一个新农村,打造一个多浪文化品牌,建设九大基地,构筑一条阿温经济隆起带,托起一座龙头城市;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三是大力实施“从我做起”工程)。“32123”发展思路全面贯彻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自治区党委七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阿克苏市的实际,紧扣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主题,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阿克苏市的发展思路。在这个发展思路的推动下,阿克苏市已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