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全部和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或超周期的变化。历史经验表明,跨境资金流动与金融危机的产生密切相关,跨境资金流动越频繁,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越高。在跨境资金流动管制逐步取消的后布雷顿森林时期,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高,表现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危机高密度聚集。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根据其跨境资金的流向可以分为资金净流出国与资金净流入国。历史上绝大部分金融危机发生在资金净流出国(或预期将产生资金跨境流出的国家),但是一些资金净流入国也曾发生过金融危机,其中以20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