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总和生育率大幅度下降,80年代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上波动,90年代降至更替水平以下。70年代以来的生育率转变是中国的革命性变化之一,一系列数据和估计都表明200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1.4~1.6的水平(Morgan et al.,2009)。生育率的这种下降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的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生育率快速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从最初的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目前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同时也对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和挑战。
1949年之后,中国虽然出台了一些关于人口政策的相关规定,但由于当时领导人的认识和社会政治生活,生育基本处于放任状态,甚至在50年代初期由于反对堕胎而实行的是客观上鼓励生育的政策,人口增长很快。但进入7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政府开始真正倡导生育政策,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1980年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以来,控制力度非常大,使得生育率下降很快。近30年的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和近20年来的低生育率,已经对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目前的低生育率、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和快速的老龄化问题。
中国的生育政策存在很大的争议,尤其是在生育率降到这么低的水平,很多研究呼吁要调整中国的生育政策。本章基于文献,首先回顾了生育政策的演变;其次探讨了生育政策带来的社会影响;再次探讨了生育政策执行及其后果中的伦理问题;然后讨论了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争议,国际低生育率国家经验、对策以及我们的建议;最后总结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