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市以打造“水韵之城、人居最佳”的西部明珠城市为目标,以“富裕、文明、和谐、宜居”为内涵,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9.19亿元,同比增长17.02%;地方财政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30.6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43.48元,同比增长12.8%。
城市建设呈现新气象。阿克苏市开工建设了迎宾人工湖主体工程,建设了多浪河景观带建设工程,完成拆迁安置居民3146户,征收土地1298.69亩。目前,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基本完工,轮廓初现,成为带动阿克苏市新旧城区蓬勃发展的一条锦带。同时,阿克苏市顺利启动了香港街片区、东城体校片区等旧城区改造项目,水韵明珠、金桥现代城、迎宾大厦等一批新兴商品住宅楼群和环保节能小区陆续建成。新增城市道路10.66公里、绿化面积15.2公顷,新安装和维修城区路灯796盏,15个沿街单位完成亮化和穿衣戴帽工程,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得到提升。新增城市供排水管网20.9公里、燃气管网35公里、供热管网23公里,天然气入户2万户,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加上多浪河拆迁后,3000多户小锅炉、小烟筒被拆除,使阿克苏市冬天的空气质量明显提高。
新型工业化实现新突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9亿元,同比增长20.6%。徐矿集团阿克苏电厂、上海百金集团10万吨棉浆粕、园区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洽谈成功;华孚8万锭纺纱、益海棉副产品精深加工、天海绿洲红枣深加工二期等重点项目相继建设、投产,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63个,到位资金10.87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质和量的提升。组织开展了工业园区“一规两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园区产业的集聚发展效应初步显现。万元GDP能耗低于全疆平均水平,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编制完成《“阿温联盟”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并通过初评,“阿温联盟、合作发展”取得进展。
和谐稳定得到新巩固。2007年阿克苏市公开承诺的10件实事好事全部完成,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住房、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集中整治工作,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持续深化“严打”专项斗争,长治久安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程序,积极开展百名少数民族干部返乡、回社区调研活动、干部下乡驻村活动和打击非法传销等,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
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市干部群众的头脑,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民族团结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后涌现出了以“全国好邻居标兵”章华生、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吐尼沙汗·吐尔地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人物。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国统战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沙地尔’项目金奖”、“自治区文明城市”六连冠等荣誉称号。
2008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们阿克苏市全力打造“水韵之城,人居最佳”的西部明珠城市的关键一年。随着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和国发32号文件的出台,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新一轮热潮已经到来。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2008年阿克苏市将继续坚持“工业强市、商贸活市、科教兴市、和谐稳市”的指导思想,继续大力实施“11811”工程,推动“水韵之城,人居最佳”的西部明珠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力争2008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54.4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收入达到6.38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同比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亿元,同比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120元,同比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同比增长8%。万元GDP能耗力争下降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7%。以内。城乡居民的就业就学、人居环境、出行条件、社会保障等有较大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