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在运用社会性别理论独特地看待、分析“妇女问题” 的方法(这个方法通常被称为“社会性别视角”),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国际人权法的背景下,结合当代中国妇女法定权利实现状况,探讨妇女权利法律保障措施和机制的完善。在此尝试着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所作的比较分析,主要目的在于揭示两者的可比性,指明社会性别概念与理论进入中国后需要结合中国实际,作一番本土化的改造。这既是一种理论探索,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中国未来妇女/性别问题研究应予高度关注的基本理论问题。
妇女权益保障法,研究报告,弱势群体,保障机制,研究报告,弱势群体,保障机制
薛宁兰: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