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化是指培育与巩固国家认同和社会核心价值,只有形成全体国民广泛接受的认同感和价值观,才不会纯粹以暴力、强制力来保障社会秩序,才有可能降低国家治理成本。政治上的濡化大致包括三部分:国族认同、核心价值和执政共识。首先,只有把人们对家庭、宗族、地域的忠诚转化为对整个民族、国家忠诚,才能形成国家认同。其次,国家同时也必须塑造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形成一套为大多数民众接受并内化于心的核心价值体系。最后,正人先正己,在社会各个群体中,执政群体在如何形塑什么样的国家认同、缔造什么样的社会共识以及如何治国理政上有没有一致意见也非同小可。
第三世界被殖民国家的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对欧美列强的殖民体系形成摧枯拉朽之势,东南亚诸国开始确立战后政治体系,尝试启动本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新加坡的立国者大受鼓舞。随着形势的变迁,新加坡的建国者越来越不满意英国人的殖民体制,不甘心在宪制和法律上处于被统治、被支配地位,他们希望改变英国人主导的政府行政体制,而不仅仅只是从事商业、经济活动,无法真正过问政治、影响立法与决策,更不用说掌控立法与决策的最终决定权了。战后的英国衰败失序,战争让英国本土满目疮痍,也让殖民地人民,特别是受过英国教育的青年一代开始严重怀疑英国殖民统治的正当性,李光耀等新加坡立国者开始树立自我治理的政治自信。来自马来半岛的殖民地学生在英国组织了“马来亚论坛”,李光耀、吴庆瑞、杜进才、东姑阿都曼拉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裔人参与其中,他们相信包括新加坡人在内的马来亚人能够自我治理,能够通过非暴力方式在马来半岛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