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安宁跨越式发展问题的探讨
在线阅读 收藏

跨越式发展是发展经济学在研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成长、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协调和优化,以及如何在经济上追赶先进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其理论渊源主要有三个。一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一部分优势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的成长壮大,赶超先进地区。二是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的“后起之益”理论。即后发者可以借鉴先行者的成功经验,从而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后发者可以吸引先行者的资本和技术移入,有利于克服要素“瓶颈”。三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起飞”理论。认为某个地区可以通过采用新的科技成果实现经济的突进式发展,从而推动其经济社会迅速进步。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后进地区赶超先进的问题,成为跨越式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概括而言,跨越式发展是指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以技术跨越为基础,以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和传统产业更新改造为标志,以经济超常规增长为特征,通过不平衡推进迅速跨越某一发展阶段,追赶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的一种发展模式和发展过程。具有四个特点:是一种快速度的发展,要在遵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达到目标;是一种高水平的发展,要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努力实现产业、技术、质量、效益的新跨越;是一种赶超先进的发展,要在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前提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甚至赶上和超过发达地区;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情况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