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是自上海溯江而上的第一座滨江港口城市。市辖1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3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988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人。江阴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辖内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特产“长江三鲜”(长江鲥鱼、刀鱼、河豚),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江阴连续多年领跑中国县域经济,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1/200的地区生产总值、1/250的财政收入。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财政收入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2亿元,增长24.1%。2008年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7622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18673美元。
江阴自古钟灵毓秀,有7000年的人文史、5000年的文明史和2500年的文字记载史。明清以来,江阴涌现了地理学家徐霞客、“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缪荃孙、现代文学家刘半农、民族音乐家刘天华、佛学家巨赞等一大批杰出的人物,拥有近百名大学校长、13名院士和40多位共和国将军。江阴依山傍水,既有江南水乡的秀丽风景,又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江阴三奇:千古奇人徐霞客、海内奇木红豆树、旷世奇碑心经碑;江阴三杰: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
被誉为“科学发展先行者”的江阴,不但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还先后获得“全国最佳经济活力魅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生态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十大和谐名城”、“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和联合国环境署授予的“国际花园城市”等89项全国性荣誉称号。
江阴投资环境优势明显,一是交通优越优良,江阴是长江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从江阴至上海、南京各150公里,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沟通“同三”和“京沪”两大国道主干线的过江“咽喉”。连接沪宁、宁通高速公路的锡澄高速公路和沿江高速公路穿越江阴境内。新长铁路取道江阴,连结陇海、浙赣两大铁路大动脉。二是港口优势独特,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通江达海。1992年,江阴港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利用境内35公里的长江深水岸线,江阴大力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已拥有江阴经济开发区、江阴临港新城、江阴一靖江工业园3个省级开发区。三是规模经济优势突出,2008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401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比重为89.82%;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89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为89.30%。10家企业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其中华西集团达500亿元,兴澄特钢、阳光集团、三房巷集团突破200亿元,是全国拥有超百亿企业最多的县(市)。39家工业企业利税总额超亿元,28家企业入围全国大型工业企业,10家企业跻身中国500强。江阴全市拥有上市公司22家,其中海外上市7家,形成证券界独特的“江阴板块”现象。四是科技优势显著,江阴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7万人,拥有各类科技机构16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5家。有7家国家级、11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国家沿江新材料产业带。以光电通讯、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制药、汽车零部件为重点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快速崛起。五是服务业兴旺发达,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达到36.98%。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亿元,增长24.2%,全年贸易市场成交总额1068亿元,增长33%。2008年江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50.89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84.6亿元。对外贸易完成进出口总额135.49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额达87.91亿美元,全市有132家企业的出口额超过千万美元。以港口经济为牵引的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2008年江阴港完成吞吐量8740万吨,增长21.1%,集装箱运量50.2万标箱,增长63.5%,在全国内河港口中的排名已上升到第4位。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获批,已封关运行。六是生态环境优良,江阴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21家电厂安装了脱硫除尘设施,空气优良率达到了9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25.8%和43.8%,城区每500米之内就有一座公园。
江阴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睿智,开全国之先河,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战略构想。幸福江阴就是要力求让每一个勤劳努力、善良淳朴的江阴人“个个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幸福江阴就是以民本的视野,站在群众的角度,从群众的切实利益出发,用一种主观方式来衡量政府的执政方式,检验经济社会的发展路径和成果。围绕建设幸福江阴,江阴提出的长期奋斗目标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加快建设具有持久竞争力的现代化滨江城市、充满活力的学习创新型城市、最具潜力的投资创业城市、适宜人居的山水文化城市,打造经济国际化的先导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现代化新农村的样板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