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江苏省铜山县
在线阅读 收藏

铜山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和淮海经济区中心,环抱历史文化名城徐州。铜山因境内微山湖中铜山岛而得名。古称大彭氏国,秦始置县,汉列“天下九州”之一,历称大彭、彭城、铜山,迄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铜山县,东临沿海开放区,西接中原腹地。欧亚大陆桥横贯东西,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徐州观音国际机场距县政府驻地40公里。三条高速公路(霍连、京福、宁宿徐)、四条国道(104、206、307、310国道)、六条市县一级公路及县乡公路网通达四面八方,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铜山县土地总面积1877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122.11万人。现辖20个镇、1个农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12个行政村,7个居民社区。境内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20多种,其中煤、铁、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尤为丰富。

铜山是楚汉文化集中地,古迹众多,已发掘并被列入国家和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彭祖庙、北洞山汉墓、汉画像石等文物古迹20多处。孕育出西汉刘向、东晋刘裕、南朝刘义庆、唐朝刘禹锡、宋朝陈师道以及郭影秋、李可染和喻继高等杰出人物。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苏北率先、江北领先、全省争先”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铜山”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将新型工业化、新城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突出又好又快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园区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力度。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开创了小康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2008年全县实现GDP2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财政总收入33.0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3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31.1%和30.0%;农民人均纯收入7167元,比2007年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10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徐州市各县(市)区首位,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量等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继续保持苏北第一。在2008年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位居第86位,比上届前移7位。

铜山经济开发区(省级),位于徐州市区的南大门,创建于1992年,1993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铜山经济开发区经过1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大型商贸、服务、文化娱乐设施正加快建设。一个交通顺畅,电力充足,通信完备,科教配套,居住优雅,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主城区面积达88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区180平方公里,城乡协调区299平方公里的综合新城区正在徐州市区南部崛起!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