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包括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本报告主要介绍后者的发展概况及其法治建设问题。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以P2P、众筹、第三方支付为主,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传统金融行业在互联网方面的投入加大,未来其规模将会显著增大。但其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亟须强化互联网金融法治建设,确保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从2015年开始,监管层的积极引导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向愈加明确。
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法治仍存在诸多不足,包括:P2P网贷的法治建设落后于行业的实际发展;P2P网贷的法治框架虽已确立但有待细化;众筹与非法集资边界模糊,缺乏完善的监管环境;监管政策密集出台,但还没有明确实施细则;亟须建立投资者保护有效机制,市场不法行为屡禁不止;第三方支付的法律地位、业务定位、沉淀资金及其利用等问题。展望互联网金融法治建设的发展趋势,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对P2P信息披露及责任认定进一步明确细化;进一步形成P2P投资者保护的法治基础;建立P2P行业准入制度和退出制度,促进P2P行业的分化;做好P2P网贷的金融消费者教育;将众筹纳入法律范畴;引入动态价值平衡理念;惩防并举,打击市场中的不法行为;对第三方支付实行功能监管、协同监管、分类监管;立新法与补旧法,完善法律体系;平衡鼓励创新与控制风险的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