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讲述了中国史上富商和境外华商的财富观与财富安排行为。史上富商的善举: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儒家的财富观念也影响了中国古人的慈善观。“慈善” 一词源于孔子:“孝慈则忠,举善而教。”(《论语·为政》)中国古代的民间慈善以宗族慈善为主。当代以后港澳台富商更加投入慈善事业—。邵逸夫说,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李嘉诚广种福田,积德行善,他认为,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此外,还有一些海外华商在公益事业上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有不留遗产给子女的陈氏家族和华人裸捐第一人余彭年,还有注重德育的唐仲英。除了在特殊情况下的捐赠外,他们主要通过建立慈善基金的方式来实施对社会的无偿奉献。事实上,这也是现代社会慈善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