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之标本意义
江苏省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之所以选择常州,是因常州物华天宝,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是中国现代工商业成长的摇篮;是因常州人杰地灵,处于长江之南太湖之滨,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更因常州历经多年繁华又深味转型之艰——新常态下,是“温水煮青蛙”般束手就缚,还是“换一种身姿”砥砺前行?这正是中国众多城市未来方向抉择的痛点。
常州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常州于1949年设市,现辖溧阳一个县级市和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五个行政区,总面积4372.15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837.63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