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年代的日本中国研究可以说是“汉学”、“支那学” 和“中国研究”三足鼎立的局面。这其中前两者“汉学”和“支那 学”是正统的学院派研究,而第三种“中国研究”不能和今天的中国研究画等号,之所以使用“中国研究”主要是将之与前两者的学院派研究区分开来,当时的“中国研究”主要是指一批被称为“中国通”的人士进行的为配合日本政治、经济利益而进行的中国社会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学》,日本
熊文莉: 熊文莉 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日本大众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并发表专著《闪烁的青春——中国文学研究会会员武田泰淳》(外研社,2010)以及十余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