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A Sino-Russian “Entente” amidst Global Flux
文章框架:关于中俄关系持久性的观点存在分歧;中国在地理上和经济上都是俄罗斯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俄罗斯恢复对中国的先进武器技术销售;俄罗斯接近中国,主要是由于互利的供需关系;特朗普政策的支持者将俄罗斯放在了20世纪中国所处的位置上;由于某些原因,地缘政治难以实现;中俄对美国领导秩序的共同兴趣将阻止它们在不久的将来相互对抗。
观点摘要:
1.俄罗斯在2010年宣布“转向东部”。但是,2014年,该国向亚洲的转变势头强劲。随着西方和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出现分歧,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步伐开始加快。此后,关于中俄关系持久性的辩论,继续存在根本性的分歧。
2.中国在地理上和经济上都是俄罗斯最可靠的合作伙伴,其已经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2003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158亿美元,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超过880亿美元和953亿美元。2015年双边贸易额(642亿美元)相对下降之后,2016年双边贸易额(700亿美元)再次回升。两国目前的目标是2020年实现双边贸易额2000亿美元。
3.中俄关系的另一个重点是,“高技术军事装备出口非法禁令”被实施近十年之后,俄罗斯又恢复了对中国的先进武器技术销售。在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中国制造的歼-11B战斗机,据称其是“苏-27战斗机的直接副本,这是一个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苏联开发的单座战斗机,其可以匹敌美国F-15和F-16”。俄罗斯没有采取中国的逆向工程,特别是因为中国以更便宜的价格出口大量相似武器,这不利于俄罗斯在发展中国家销售武器。
4.尽管目前两国相处和睦,但俄罗斯在与中国的交往中仍然有一定需求和关注。例如,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行事,使俄罗斯对中国在这个地区的目的感到担忧。这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中国在中东和欧洲的影响力时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由于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原材料(石油、煤炭和木材),俄罗斯开始担心在与中国交往时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俄罗斯也会从中国进口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
5.唐纳德·特朗普的外交政策“重新定位”的一个突出方面仍然是他所谓的“重新设定”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这使得评论员将其与尼克松和基辛格的三角外交相提并论,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通过与中国建交,在中苏关系破裂时获得了好处。特朗普政策的支持者将俄罗斯放在了20世纪中国所处的位置上。
6.虽然目前的情景确实类似20世纪70年代的情景,但地缘政治的现实使得这种策略由于各种原因而难以实现。首先,美苏中三角本质上是倾向于美国的,因为中国当时更多对抗苏联。其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期美国有关抵制苏联和中国的思想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事实上,为“克服”动荡的历史,俄罗斯和中国现在宣称其共同维护涉及共同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的“战略伙伴关系”。
7.尽管俄中两国可能会有不同的利益,但它们对美国领导秩序的共同兴趣将阻止它们在不久将来的相互对抗。这种安排在短期内肯定会产生重要影响。然而,这种安排的长期可行性取决于俄罗斯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重新平衡其与亚洲的关系。虽然俄罗斯获得的中国援助有限,但俄罗斯通过干涉叙利亚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安全守护者。目前它以关注叙利亚的方式开始关注阿富汗,试图“重申”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只要俄罗斯的传统合作伙伴印度仍然对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保持警惕,那么这就将是一个更加复杂且限制重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