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Economic Diplomacy Brief:Asian Infrastructure,Indonesian Trade and Trump Management
文章框架:中国不仅在更大的外交舞台上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还在国内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已经超过澳大利亚成为巴厘岛的最大游客来源国;因为不确定特朗普政府将采取何种政策,所以全球金融危机的预防和解决将更为复杂;虽然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成员支持新国家加入,但是该协定的成员反对扩大现在中国支持的、更大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在该地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止步不前,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发展势头良好。
观点摘要:
1.澳大利亚10年来在印度尼西亚耗费3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与亚洲开发银行最新估计的该地区需要26万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相比,这简直是九牛一毛。
2.有机构估计,2016~2030年,该地区每年基础设施项目的支出为1.7万亿美元。该机构强调这一支出对亚洲潜在的经济增长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更引人关注的是,这一支出大约是2015年实际花费的8800亿美元的两倍。该评估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展现了中国不仅在更大的外交舞台上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其还在国内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3.中国被预估将提供需要支出的8370亿美元的气候变化调整资金中的6860亿美元。除中国之外,亚洲其他国家的资金缺口占比为5%。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是两个关键“落后者”,其支出差距占比高于这一水平。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还面临很多问题,而且很多人可能就大多数“一带一路”项目是否已经在中国落实进行争论。但这些数字为该地区新的中国机构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营销策略。
4.同时,澳大利亚在10年内为印尼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3亿美元的新援助资金,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和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于2月在悉尼会晤并签署相关协定,此后这一举措开始实施。该项目涉及的支出比原计划更少,这与削减对印度尼西亚的援助及从实际施工转向试图提高印尼的规划和建设质量一致。该项目与大型基础设施多边贷款机构(如亚洲开发银行)的联系更紧密,并确认澳大利亚在未来10年需要与亚投行进行更多合作。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设法在本周访问雅加达,以在今年推动双边贸易协定。
5.中国已经超过澳大利亚成为巴厘岛的最大游客来源国,据2017年1月的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赴巴厘岛旅游的游客数量与2015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几年前,赴泰国普吉岛旅游的14.7万名中国游客占泰国普吉岛接待的游客总人数的32%,而赴泰国普吉岛旅游的9.1万名澳大利亚游客只占泰国普吉岛接待的游客总人数的20%。
6.两国领导人已经就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更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展开旷日持久的谈判,该谈判讨论了印尼寻求在澳大利亚获得技能培训及澳大利亚的一些企业寻求配合佐科·维多多的海事发展重点。
7.尽管糖和农药在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和佐科·维多多的讨论中“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两国也重申今年达成协定的最后期限,但是两国对彼此的怀疑仍然“超越”了最终达成的结果。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它们在各自的国内市场没有更好的运作基础,那么两个国家的企业在第三个国家能真正发挥多大作用?这种“第三个国家合作”的理念早就在澳大利亚-日本关系中被讨论,但这通常都建立在完善的双边活动基础上。
8.同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家哈尔·赫尔(Hal Hill)警告称,两国对贸易协定的“做法”非常不同,印度尼西亚对进入澳大利亚劳动力市场比进入商品市场更感兴趣。这为澳大利亚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贸易自由化挑战。
9.为“捍卫”传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式的美国国际参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埃德温·杜鲁门(Edwin Truman)在政策简报中认为,因为不确定特朗普政府将采取何种政策,所以全球金融危机的预防和解决将更为复杂。他说,为应对未来不可避免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可能使用的方法令人感到沮丧和恐慌,其还可能通过刺激相互矛盾的监管体系来增加危机。埃德温·杜鲁门希望美国通过一场被其视为盟友的国家间发生的金融危机,而融入现有体系,就像乔治·W.布什(George W.Bush)早期对土耳其所做的那样。但他总结道:“我们不应该希望灾难发生,但有时灾难对改变政策和态度是必要的。”
10.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特别贸易小组包括澳大利亚前贸易谈判代表和大使彼得·格利(Peter Grey),该小组认为美国拒绝多边贸易自由化不一定会影响其他国家。这表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国家可以考虑制定一个独立的协定,该协定将覆盖小企业,以让它们有机会进入电子商务平台,这种多边协定应避免由全球大企业驱动。
1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员支持新国家加入,但是该协定的成员反对扩大现在中国支持的、更大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在该地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止步不前,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发展势头良好,任何新框架首先需要一些严肃的、低层次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