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在亚洲工作的未来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The Future of Work in Asia

文章框架: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的全球机会之窗似乎正在关闭;数字自动化可能导致失业人口增加;数字化和自动化将改变就业情况。

观点摘要:

1.亚洲大多数新兴经济体都遵循出口和制造导向型发展模式。利用其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东亚产业发展的雁型模式的应用已经从农业转向轻工业,东亚国家正逐步实现全面工业化。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的全球机会之窗似乎正在关闭。鉴于这种不安状况,亚洲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不能再想当然地认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市场会对其保持开放。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我们国家是一个潜在的灾难”,并发誓他要在上任的第一天就“破坏这笔交易”。更重要的是,美国和英国似乎决定对现有的贸易协定进行重新谈判。其他国家也可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需要谨慎的是,亚洲人口“巨头”中国和印度,已经开始重新调整自己国内市场的发展模式。像马来西亚或韩国这样的“小国”正寄希望于其更大的邻国。由于地缘政治因素,中国可能确实愿意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再次发展区域贸易机制。然而,由于国内存在大量过剩产能,中国是否愿意取代美国成为“最后的贷款人”还尚未可知。因此,亚洲新兴经济体将重新明智地考虑其出口定位。

2.数字化和自动化可能导致失业人口增加。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更少的工人可以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从而导致企业裁员。另外,未来的工厂和车间也将使用机器人。跨国制造商正在陆续建立机器人生产线,这能够带来几百个工作岗位,而几年前,成千上万的工人也被要求做同样的工作。这给人口增长率高的国家带来巨大挑战,在这些国家,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正在寻找工作。在印度,每个月有一百万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尽管有利的全球低油价环境为公共设施支出和消费需求留出空间,但是印度就业机会的数量还是令人失望。事实上,尽管印度是国际投资者的偏爱对象,但印度仍然每天损失550个工作机会。在印度尼西亚,15岁以上成年人数量在2014~2015年增加了310万,同期20万个就业岗位被创造。

3.数字化和自动化将改变就业情况。东盟国家主要行业雇主调查结果表明,高技能工人远远供不应求。由于遵循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东盟国家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量减少。考虑到农业部门的低生产率,这些剩余劳动力很可能被转移到中心城市。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