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太平洋岛国与澳大利亚在碳排放上的冲突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Pacific Islands on Collision Course with Australia over Emissions

文章框架:由于特别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太平洋岛国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前沿;太平洋岛国致力于碳排放的减少,而且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将澳大利亚称为“自私联盟”的一个重要成员;太平洋岛国多次呼吁全球暂停新煤矿的开发;澳大利亚环境大使萨克林对煤炭的支持激怒了太平洋岛国相关社会组织和教会组织;在斐济,萨克林表示,澳大利亚将与该国进行密切合作,以确保2017年全球气候谈判取得成功;在全球变暖产生灾难性影响前,污染国必须迅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太平洋岛国在说服国际社会转向零排放的进程中发挥特殊作用。

观点摘要:

1.由于特别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太平洋岛国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前沿,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它们也在领导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小国家发誓要向主要污染国家发起挑战,以减少排放量。今年,它们牢牢盯住了其最大邻国的煤炭出口。

2.太平洋岛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全球谈判的负责者,其宗旨是限制地球气候系统的“危险干扰”。上周是斐济遭受超强飓风(南半球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袭击的一周年,它发誓要利用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轮值主席身份让世界对其刮目相看。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Voreqe Bainimarama)直言不讳,批评其邻国的气候政策,这是使澳大利亚被关注的原因所在。他把澳大利亚称为“自私联盟”的一个重要成员,这一联盟指的是一群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将碳污染产业带来的福利置于环境保护甚至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生存之上。否认姆拜尼马拉马的说法是存在一些困难的,因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在过去十年中,澳大利亚煤炭——“最肮脏”的化石燃料——出口量翻了一番。澳大利亚没有实施减少煤炭使用(作为全球减排努力的一部分)的政策,其目前正在考虑新煤矿的公共补贴并考虑融资建设新的燃煤电厂。在国外,澳大利亚外交官的任务是提高煤炭的“声誉”。例如,去年年底,他们游说新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确保将多边融资用于该地区所谓的“清洁煤”发电厂的建设。

3.澳大利亚积极推销煤炭的举动激怒了太平洋岛国政府,这些国家多次呼吁全球暂停新煤矿的开发。2015年10月,姆拜尼马拉马向马尔科姆·特恩布尔总理发出特别呼吁,请求停止进一步开发澳大利亚的煤炭资源。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继续推进煤炭开发也与2015年的《巴黎协定》相悖,《巴黎协定》旨在限制全球变暖,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C之内。为了可以有机会实现这一目标,毫无疑问的是全球绝大部分的煤炭必须“待在地面上”。

4.由于担心斐济和其他太平洋岛国在2017年12月的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3)上再次针对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环境大使帕特里克·萨克林(Patrick Suckling)——负责维护澳大利亚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的国家利益——于2017年2月被派往太平洋岛国,以证明澳大利亚致力于气候变化。萨克林大使访问了图瓦卢、萨摩亚、斐济,并向其解释道:“清洁煤”将是未来几十年世界能源结构的一部分。也许这并不奇怪,因为在其担任驻印度大使时,其鼓励印度阿达尼集团投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个新煤矿。2014年7月,他将澳大利亚最大煤矿卡米高煤矿(Carmichael)作为一个“优秀项目”,并称如果完成,其就成为南半球最大的煤矿。萨克林对煤炭的支持激怒了太平洋岛国相关社会组织和教会组织,它们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澳大利亚政府做更多的事情来减少碳排放。

5.然而在斐济,萨克林表示,澳大利亚将与该国进行密切合作,以确保2017年全球气候谈判取得成功。同时,他也暗示新的融资将帮助太平洋岛国具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斐济再次强调要利用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轮值主席身份保持势头。

6.《巴黎协定》被广泛认为是各国外交上的突破,代表了减少碳排放的共同政治承诺。但是全球气候谈判现在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相关官员仍然在敲定一些规则,以符合这一协定。在全球变暖产生灾难性影响前,污染国必须迅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7.太平洋岛国在说服国际社会转向“零排放”的进程中发挥特殊作用。由于在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于太平洋岛国,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有机会要求其他国家做一些事情为其提供在未来进行“搏击的可能”。但首先它们必须继续关注其顽固的邻国,并避免受到澳大利亚的“气候外交”钳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