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实证分析中,我们已经发现,农业资源禀赋对企业家的形成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具有较好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区,不易形成企业家群体,从而不利于启动本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更易于形成企业家群体,从而有利于启动本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为什么传统农区的工业化发展存在与经济学传统观点相背离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本文设计了一个模型,在理论上解释为什么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更易于出现企业家群体。
余萍: 湖南常德人,1974年生,任职于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现致力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996年到1999年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于1999年获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9月入职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并于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师从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耿明斋教授攻读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2014年获国民经济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经济经纬》《销售与市场》等国家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一项省级课题,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