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投资中国的成本误区
在线阅读 收藏

有位中国市长来新加坡访问,在一次聚会上对本地的高薪养廉政策称赞有加。有人好奇地问起市长的月薪,他爽快地说,不超过1200元人民币(约合240新元)。看着众人惊愕不解的眼神,市长不慌不忙地解释:刚才讲的只是名义工资,并不包括奖金(即花红)、补助、政府配给的住房、汽车、司机和几乎全包的医疗、通信费用等。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工资之外,另有乾坤。

从市长的名义工资,联想到了商家投资中国时所面对的种种成本误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海外投资者蜂拥而至,除了市场巨大原因之外,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和生活费用都相对低廉也是重要原因。但是在低成本的优势之下,投资亏钱的抱怨还是不绝于耳。有位商家在中国奋斗多年,总结出一条规律:投资一个项目若估算100万元,最好准备200万元,以免到时措手不及。

外资项目在中国亏钱,其中实际成本偏高是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前期准备和后期经营中,外商对成本的理解、控制和计算存在不少盲点和误区。

帮助中心电脑版